摘 要:傳統學徒制經過不斷革新,經過不斷發展,形成了現代學徒制。尤其目前時代不斷進步,并且新舊文化之間充分融合,因而現代學徒制持續完善的同時,也得以再次進入群眾的生活。本文結合相關的研究,就目前現代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現代學徒制;研究
學徒制從最初起源方面來說,屬于比較傳統的訓練模式,比如父子之間的相傳,以及師徒之間的相授等,然而受到時代的影響,古代學徒培訓不再作為獨立形式存在,而是和學校教育實現了融合。學校企業之間,目前普遍進行深度合作,并且教師和師傅之間有機聯合,共同進行理論技術方面的傳授。在人才培養的實際過程中,因而逐漸誕生出較為有效的新的模式,也就是現代學徒制這一重要模式。
一、基于雙元制模式的現代學徒制
中世紀這一時期,在歐洲地區手工業比較流行,各大行會得到空前絕后的發展,并且紛紛建立起了學徒制,尤其是雙元制模式影響最為深遠,其所對應的現代學徒制,目前一般被認為起源于德國。通常這一模式要求企業與職業學校之間,應該進行雙元聯合,這樣才能更加良好的培養新時代人才。同時還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要求,進行相應的組織教學,并且落實好崗位培訓。
第一,雙元制模式之下,要想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需要以企業作為本位。在整個制度中,企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2]。無論教育的招生方面,還是受教育者培訓,均需要企業進行控制,因此對于企業這一元來說,通常就會居于主體。
第二,雙元制這一模式之下,還需要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無論是專業如何進行設置,還是目標究竟如何有機確定,乃至于相關的課程設計,均需要以職業作為核心,學生的能力水平作為關鍵[3]。在職業教育考核的過程中,通常主要針對學生是否具備職業資格。
第三,雙元制模式之下,主管部門需要進行有效的監督,并建立比較健全的規范。
二、基于合作教育模式的現代學徒制
所謂合作教育,通常指在這過程中學生需要把自己當成職業人,然后按照這樣的身份,積極主動的投入社會定崗,不僅工讀之間實現了有效交替,而且校企之間實現了有機合作。一方面在校內能夠實現良好的學習,另一方面在校外也能夠順利工作,二者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學校和社會之間,彼此實現了緊密合作,并通過協商溝通共同育人。
第一,在教學模式上,工讀之間形成交替。不僅注重現場教學,而且注重和學校教育之間密切結合,教育與產業之間,也能夠實現緊緊聯系。對于行業企業而言,無論是課程的開發,還是教學方式以及內容,都有著充足的權利。而學校的角度來說,也應該充分結合當前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培養相關的人才,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從而保證實現良好的教學。
第二,一般學徒培訓過程中,單單就內容方面而言,此種模式多以項目形式進行,而學徒只有完成規定標準,才能順利實現畢業。合作教育正式實施之前,通常彼此需要預先確定相應的實施計劃,這樣合作教育培訓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三,在職業資格證書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嚴格。在培訓完成后,在某項關鍵技能方面,學生需要接受大量考核,經過客觀公正的評估,只有那些順利通過著,才能獲取職業資格。
三、基于產學合作模式的現代學徒制
所謂產學合作,通常指有效借助于學校企業,多種教學環境之下,充分利用相應教學資源,學校教育和實踐之間,進行一定程度有機結合。
第一,政府作為有效的基礎和前提,進行全面主導,重視產學之間進行深度合作,并進行資金支持,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力求提供較為有力保障。
第二,社會各行各業組織機構,也進行廣泛參與。在法律這一層面上,不斷重視強調職業教育,向廣大基層的社會公眾,推廣職業教育。
第三,職業教育立法上,也尋求不斷完善。產業界在不斷發展的同時,還應該充分重視和教育進行有機合作。
四、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現代學徒制
對于現階段中國職業教育而言,正在積極尋求改革和發展,該模式就是符合當前實際的重要方向[5]。人才培育階段,學校企業雙方都能夠充分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共同進行各方面事務的參與,職業教育開展階段,能夠有效實現工學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并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凸顯出活躍性,而且能夠實現更加具備創造性。然而在現代學徒制度當中,目前仍然面臨體制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并且在吸引力方面,也遠遠不夠。不少行業企業在此過程中,參與也不夠積極。
第一,學校教育方面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因為其仍為主體。雖然國家提倡廣大企業積極參與,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仍然無法完全落實校企合作,一般學校在這方面比較熱情,但是相關企業卻比較冷漠。
第二,在合作形態上,普遍十分多樣化。在不同的區域之間,或者說不同行業,校企合作辦學已經開始流行,并且能夠積極推進人才建設。然而在與此同時,相關制度與規范比較滯后,普遍具有一定的缺位。
第三,在不同區域之間發展過程中,明顯呈現出一定不平衡。城市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在自身結構化產業等方面,也會明顯發展的較好,因而就能夠充分吸引大批企業參與,但是農村等較為落后地區,基礎設施等方面相對薄弱,學校可能就會缺乏支持,因而轉向自辦涉農專業。
五、結語
由此可見,現如今學徒制模式較為多樣,但是普遍都希望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強化,而且應該注重加強實踐。現代化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和當地企業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彼此之間建立完善的機制,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辦學,使當前的整個學徒制度不斷完善。當然,在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階段,還需要注重聯系當前的實際情況,爭取能夠通過針對性的方針戰略,促進職業教育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董俊華,文香艷.信息化、產業化、工業化三化融合背景下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與思考[J].職教通訊,2015,(2):4-6.
[2]王慧.電子商務類專業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實踐——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商貿,2015,(31):180-182.
[3]王琳.論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院校轉型發展的影響[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23):6-9,66.
[4]丁麗軍,劉莉,戴麗紅等.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下旬),2014,(10):24-25.
[5]李玫珊.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學生管理模式淺探[J].教育界,2015,(21):154.
作者簡介:
湯愛麗(1982.10~ ),女,漢族,廣西柳州市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