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 要: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開放,通用航空也隨之迅速發展,通航機場作為通用航空器運行的載體,其應急救援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航空系統的安全。本文針對目前我國通航機場應急救援存在的問題,從政府職責、應急協調機制、人員培訓與演練等方面,為通航機場應急救援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對策,對我國實際通航機場應急救援的實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通航機場;應急救援;現狀;對策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入實施,通用航空及其起降機場發展迅猛。截止2013年底,全行業完成通用航空生產作業飛行59.1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4.31%,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189家,通用航空企業適航在冊航空器總數達到1519架,其中教學訓練用飛機340架。目前通航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黑飛”引起的事故及不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在目前的通航機場運行體制下,其相關的應急保障措施和技術還不完善,機場當局及所屬企事業單位對應急保障的關注度及投入力度還不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通航機場的運行安全。因此,建立一套規范、科學的通航機場應急保障方案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應急組織機構、設施設備配備練等方面分析我國通航機場應急救援存在的問題,并在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
一、我國通航機場應急救援存在的問題
(一)通航機場分類標準不全面
根據民航局2012年下發的《通航機場建設規范-MH/T5026-2012》,可將通航機場分為三類,一類通航機場:指具有10-29座航空器經營性載人飛行業務,或最高月起降量達到3000架次以上的通航機場。二類通航機場:指具有5-9座航空器經營性載人飛行業務,或最高月起降量在600-3000架次之間的通航機場。三類通航機場:除一、二類外的通航機場。通航機場應急救援指揮程序與保障措施方案的制定應符合目前我國通航產業發展的現狀,并具有指導性和可行性,然而這并不能滿足通航機場應急救援保障方案的制定,因為不同類型的通航機場在人員、設施設備、資金等方面差異較大,并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去制定通航機場應急指揮程序和保障措施方案。
(二)通航機場應急組織架構過于復雜
目前大多數通航機場應急救援組織架構的設計是參考《民用運輸機場應急救援規定》,然而由于目前我國多數通航機場規模較小,設施和人員配備較欠缺,且還存在成本控制問題,因此通航機場應急救援組織架構的設計應區別運輸機場應急救援組織架構,在實際操作中應簡單、易操作、趨向于扁平化。
(三)通航機場應急救援保障設備較為欠缺
目前,一些小的通航機場并未在本場安裝氣象信息終端,只能從地方氣象局發布的地方氣象信息獲取氣象數據,地方氣象部門并沒有向通航機場提供本場風向數據,要由本場人員自行測量。此外,機場能見度由管制員以固定參照物為標準自行測量。這都說明通航機場在日常設施設備保障方面有所欠缺,需加強投入。在應急設施設備方面,由于通常機場缺乏資金,應急設備得不到及時維護,設施設備老化現象較嚴重,部分通航機場的應急消防設施設備處于一次性投入狀態,長期使用得不到更新。
二、提高我國通航機場應急救援能力的對策和建議
(一)地方政府應在通航機場應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通航機場憑借自身有限的力量以及協議單位的服務,可在一定程度上應對機場救援范圍應急事件,對于超出范圍的應急事件,應急資源的調動則需要政府的協調,而政府對于此類事件的響應卻不是那么及時,這說明政府可以在通航應急事件的處置中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通航機場體量較運輸機場小,應急基礎設施和資源不如運輸機場完備,而這些資源的協調離不開政府,客觀上,政府在通航應急中需要承擔的工作比運輸航空中的多。綜上,政府在通航應急中應發揮較以往更大的作用。
(二)完善通航機場應急救援協調機制
通航機場應急救援人員素質、培訓、設施設備目前還存在很多不足。面對短時間難以改變的現狀,通航機場應充分發揮所在地政府及當地運輸機場優勢及資源,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展開。一是建議通航機場每年派出部分應急救援人員本省所屬干線機場參加培訓、演練。二是通航機場與較近的干線機場建立支援關系。三是邊遠的通航機場應充分利用當地社會資源,以協議的方式租賃一些設施設備。
(三)完善通航機場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制度
一是要細化通航機場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的相關要求,明確參加應急救援培訓的人員、培訓內容、考核標準;二是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通航應急救援培訓中心,聘請有經驗的應急救援專家定期到通航機場進行理論培訓和專業技能交流。通過規范、有效的培訓,提高通航機場應急救援參與人員的綜合應急水平。
(四)完善應急救援設施設備
目前民航局已經加大了對機場安全設施設備的投入,但重點在大型機場或干線機場。通航機場由于缺少資金,應急救援的設施設備還不完善。建議設立應急救援設施設備完善資金,首先完善通航機場的基本應急救援設施設備,其次劃定區域,以某一機場為核心,配齊應急設備,這一區域的機場建立支援關系,一旦發生緊急事件,需要關鍵設備時,可以資源共享。
三、結語
隨著我國通航的發展,通用航空器的事故不斷增多,這需要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航機場應急救援體系。從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到定期的培訓演練,以及緊急事件發生時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事后講評和預案的修訂等,這些工作要落實到通航機場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這樣才能保障通航機場安全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 鄭言.美國建立機場應急救援體系的做法及啟示[J].現代職業安全,2009,11:66-67.
[2] 佟飛虹.透視美國機場應急救援體系[J].現代職業安全,2009,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