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陽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斷發展,一些問題和弊端逐漸顯現,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迫在眉睫,績效評價正是解決這些問題和弊端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科研經費;績效;評價
科研經費的績效,是指以價值的形式將科研成果與科研投入進行對比與比較。目前我國科學研究的現狀是重視科研成果的數量統計,而對成果的質量與績效確常常忽視,因此,在項目結題驗收時往往因為項目經費投入的不同無法對項目完成的效率進行考核,無法對項目負責人給出準確的評價。對于項目進行中的必要支出缺乏科學的結論依據,對于那些非必要的支出又缺乏監管,導致經費使用的效率與效果難以判定。因此,我國科技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通過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與案例,及早找到一條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科研經費評價道路,制定完善的評價制度。在目前無法做到全國統一標準的前提下,各個高校和科研院所應先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本單位的績效評價辦法。對科研經費的使用進行績效評價,前提是建立績效追蹤制度,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充分的研究,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培育新的科研經費增長點,不斷提高科研經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一、高校科研經費績效評價的審計監督作用
科研經費的績效評價是指對經費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綜合評價,根據評價及時調整經費的使用,發掘經費的更大潛力,從而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對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績效要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進行準確評價,保證科研經費的正確使用,保證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
(一)績效評價有利于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
高校通過開展科研經費的績效評價有利于事先對科研項目的預期效益進行準確判斷,最大限度地實現科研目標。通過事先對科研立項過程和程序的合法、有效、公正等方面的監督,能夠及時有效地規避立項的盲目性、重復性、不科學性,保證國家財政經費不被浪費或違規使用。
(二)績效評價有利于科研項目成本的合理控制
高校從事科學研究需要經費的投入,這就帶來了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效益的問題,因此,科研成本決定了該項研究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立項過程中,科研經費存在了許多擠占挪用、腐敗浪費、損公肥私等現象,使許多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本被大大的增加,損害了國家、高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績效評價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科學管理
開展高校科研經費績效評價審計有利于評價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的責任履行情況,績效評價能夠準確計算科研項目消耗的資源所帶來的收益,可以合理準確的評價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的管理是否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價值增加,進而能夠更加有效地督促管理部門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動本校的科研工作更好地開展。
(四)績效評價有利于促進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規范化
在目前情況下,一些高校由于科研經費不足或者挪用科研經費導致其科研成果質量得不到保證,質量屢屢下降,因此,績效評價是加強科研經費監管的保障,能夠促進監督機制的建立與健全,防止違規違紀事情的發生,又有利于高校科研項目成果的質量提高,促進高校科陽管理進一步規范化。
二、高校績效評價的重點與目標
根據績效評價的內容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特點,經費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是評價的重點目標,只有積極開展科研經費的績效評價,才能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我國高校各項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經濟性評價
科研經費經濟性績效評價是指在保證科研成果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科研任務所需要的最小花費。經濟性績效評價只要從預算入手,詳細審定預算編制是否合理,是否以最低支出獲得符合要求的成果,務必做到節約做科研,杜絕浪費。
(二)效率性評價
科研經費效率性績效評價是指在同等資助條件下,是否做到了科研成果的最大化。效率性績效評價的目標就是對科研項目過程中使用的方法與手段進行技術性分析,是否具備科學性與先進性,項目的管理水平是否制約科學研究,確定各位科研人員的具體責任,誰出問題問責誰。
(三)效果性評價
科研經費效果性評價是指在一定的資助條件下,所最終獲得的科研成果的成效,是否達到了最低要求,是否超出目標實現超額價值。效果性績效評價主要針對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數量和質量兩方面進行評價。
總之,從科研的發展趨勢看,績效評價在促進科研發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要注意到,想要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我們的科研管理人員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和管理水平,具有較強的組織和判斷能力,這些是實現績效評價作用的前提。
參考文獻:
[1] 譚進.高校科研管理必須強化策劃意識[J].重慶大學學報,2002(3).
[2] 彭蘭.構建高校內部科研評價體系之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2).
[3] 余國揚.大學科研業績與成果評價[J].科技管理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