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嵐
摘 要 最近大熱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中,有這么一個橋段,當朱迪看見警察局前臺獵豹警官在收拾桌面東西時,問他要去哪,獵豹警官傷心地回答:“我被調到檔案室去了,在地下,就在鍋爐房旁邊。”電影中的對話雖只想博大眾一笑,不過也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當下檔案職業的地位是低下的。檔案人員工作兢兢業業,為何檔案職業被日漸邊緣化?文章對檔案職業做了全面分析。
關鍵詞 檔案 職業 邊緣化
檔案管理員在古代曾經是“榮耀”的職業,如今卻發展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職業發展和變化》公布的“邊緣化”職業。是什么影響著檔案職業地位的沉浮起落?讓我們共同探討。
一、檔案職業的形成與發展
檔案職業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在整個社會分工中屬于精神活動的部分,它以保管和提供利用人類社會活動的原始符號記錄為職業分工內涵。
早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就發明了楔形文字,并將楔形文字刻寫在泥板上,這種文字記錄就是后來的泥板檔案??脊抛C明,兩河流域的奴隸制國家已有專門人員從事泥板文書的辦理和保管工作,他們多被稱為“司書”,需要接受專門培訓。到亞述王國統治時期,設在神廟或王宮內的祭司學校更為普遍。司書作為辦理文件和管理檔案的專門人員的傳統,也同樣被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繼承。古代東方奴隸制各國由高級官員兼管檔案,反映出對檔案保管的高度重視。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檔案存放于廟堂之上,是統治階級維護與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有力工具與武器,在國家管理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梢?,檔案與政治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時的史官還享受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然而隨著社會民主的發展,檔案的功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檔案的統治工具意義由信息內容意義替代,由此,檔案工作缺乏了政治的“撐腰”,成了一種普通職業。
二、檔案職業現狀——呈現“邊緣化”趨勢
曾擔任過第十屆國際檔案理事會秘書長之職的查爾斯.凱斯凱姆蒂博士曾以資深的檔案職業生涯經歷說過,“如果不是發生戰爭或其他突發事件,檔案工作永遠不會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這是職業的性質和特征使然。也就是說,邊緣化有可能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檔案職業原生態勢。
從整體上講,檔案職業在社會職業體系中屬于相對“弱勢”的群體。這種“弱勢”主要表現在對社會資源的控制、群體數量和職業技能等方面。據《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職業發展和變化》權威資料表明,在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社會職業發生了增長和發展、衰落和消退、調整和變化3種趨勢。其中,“圖書與檔案管理員”以平均年增長負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職業之中。從我國的整體情況看,無論職業群體的數量,還是職業群體的結構,都存在逐步“邊緣化”的趨向。
三、檔案職業邊緣化原因分析
(一)檔案職業客體——檔案資源
1.檔案本身并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應。檔案資源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檔案工作是企業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基礎性管理工作。然而,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價值、利潤和效益,檔案工作不直接對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不直接產生利潤,而是潛在地為企業的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2.檔案是一種“處理完畢的文件”,這些處于相對滯后的檔案材料,很難對本組織、更難對其他組織產生持續、固定形式的影響,不能成為社會發展必需的信息資源。
(二)檔案職業主體——檔案人員素質
1.檔案教育體系與職業結構。我國僅在部分普通高校設立有檔案學院、系、專業,設有本科、碩士、博士等教育層次,部分成人高校和成人中專學校開設檔案專業教育。國外大多按照職業結構來設置檔案教育結構。檔案專業的職業結構一般分三級——輔助專業級、專業級和管理級。三級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即輔助專業級是塔基,人數最多;專業級次之;管理級是尖塔,人數最少??梢?,經過系統、正規的檔案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數比例較低,且大部分檔案人員接受教育程度偏低。
2.檔案教育側重點。檔案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需兼備物理管理能力和邏輯管理能力。從檔案學教育來看,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更側重于教授檔案和檔案工作本身,而忽略了宏觀管理原理和知識的學習,學生不能意識到檔案工作的管理性質,,僅有檔案學的基本知識而缺乏管理學思維方式,這種狹隘的知識結構很難應對復雜的實際工作和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
3.檔案職業群體現狀。在一般企業,檔案崗位多為輔助性崗位,薪酬福利不高,晉升難。檔案人員長期處于相對閉塞的環境當中,很難向更高層次的工作崗位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以女性為主的職業群體并不具備轉崗和職業再造的優勢。
檔案職業無論是工作內容或是薪酬方面,都較難吸引社會優秀人才的加盟,檔案職業圈子相對失去了一些提升和發展空間,活力不足。檔案人員在這樣的機制下很難得到激勵,自信心也慢慢喪失。
(三)檔案學科地位及學術發展
檔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以檔案、檔案現象及檔案工作規律為研究對象,屬于不被世人矚目的典型的小眾化學問,隱學的范疇。由于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和研究過于專業化、技術化,討論的問題與社會無關,難以引起大眾的興趣,檔案學界與社會其他領域交流很少,造成了人們對檔案學的理解困難。
目前我國從事檔案學術研究的主體主要是高校檔案學專業的教師。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檔案學術的研究內容由強調對歷史的研究到強調對信息的研究,再到現在對電子文件及電子政務的研究,檔案學人的學術研究方向也在不斷變換。如前所述,檔案學專業只在部分高校開設,檔案學術研究過于趨同,學術環境過于平靜與封閉,無法體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四)檔案職業執業要求
根據《企業檔案工作規范》, 檔案人員應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具有專業知識。檔案部門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檔案人員應具備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或同等學識水平。檔案人員應定期接受檔案業務培訓。目前,檔案業務人員培訓工作以崗位培訓為基礎,以繼續教育為重點。
可見,檔案職業入門門檻低,通過參加短期檔案培訓,具備了檔案管理知識,便能開始檔案職業生涯。因此,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技術含量低的工作。
隨著新修訂的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職業分類大典》)的出現,首次將“檔案專業人員”獨立成為小類,并在1999年版的基礎上由“檔案業務人員”更名為“檔案專業人員”,《職業分類大典》中對“檔案專業人員”的新定位,體現了國家在職業分類修訂過程中對檔案行業專業化的強調和考量。
檔案職業或許為外人所不理解、所不尊重,然而作為一名檔案人員,我深知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份檔案,都在等待著某個時機展現自己價值。對這份工作的堅守,讓我在浮躁的世界里沉淀自己,并在工作中逐漸形成邏輯管理思維方式。檔案工作不可缺少,卻也未必輝煌,做好本職工作,無愧于心。
(作者單位為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黃霄羽.外國檔案管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 王新才.檔案學研究進展[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3] 周林興.中國檔案學術生態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4] 胡鴻杰.化腐朽為神奇——中國檔案學評析[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5] 丁海斌.檔案學的哲學與歷史學原論[M].遼寧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