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改革開放浪潮中,鄉鎮企業曾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滿足了人們個性化需求,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鄉鎮經濟持續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加上我國已加入WTO組織,外資企業紛紛進入我國社會市場。我國企業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國有企業紛紛走上改制道路,而鄉鎮企業也需要尋求新的出路。在其生存發展道路上,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鄉鎮企業要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全面而客觀地分析當下人才引進現狀,通過不同途徑引進大量優秀的人才,優化調整內部人才結構,提高人才利用率,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能夠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我國;鄉鎮企業;人才引進;現狀;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鄉鎮企業想要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必須意識到人才引進的重要性,而這是解決人才“源”問題的關鍵所在。鄉鎮企業需要結合自身運營情況,從不同角度入手改變“重物不重人,重錢不重人”這種現狀,注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要采取精神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法,留住人才,避免內部人才大量流失。以此,確保鄉鎮企業更好地參與到社會市場經濟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減少運營成本,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不斷促進鄉鎮經濟的持續發展。
一、鄉鎮企業人才引進現狀
1.規模小,吸引力小
就鄉鎮企業來說,其生產規模、人員、資產等方面都沒法和大企業相比,特別是國有企業,導致很多鄉鎮企業都很難利用“高薪+高福利”引進大量優秀人才。通常情況下,鄉鎮企業流動性較大,不具備穩定性,內、外部運營環境處于動態變化中,而在人才方面,存在較大的風險,遠遠高于大企業,加上規模又比較小,發展空間較小,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
2.行業分布較廣,地域性較強
就鄉鎮企業而言,被分布到不同行業、領域中,大到高科技技術產業,小到手工作坊,甚至是一些小規模資金運作領域,對“多樣化、復雜化”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在運營過程中,鄉鎮企業的活動范圍并不廣泛,有著較強的地域性,極易形成一種排外的企業氛圍,不利于拓展內部員工的視野,學習新時期先進的理論知識、專業化技能,注重自身的深造學習,能夠與時俱進,轉變已有的職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在此基礎上,鄉鎮企業也沒有意識到引進專業人才的重要性,加上鄉鎮企業大都出現在中、小城市、城鎮,有些還處于偏遠地區,不具備特色,發展空間較小,很難吸引大批優秀的人才。
3.個體對鄉鎮企業貢獻大,不具備良好的企業文化
從某種角度來說,在企業生存發展道路上,經營者、職工都扮演著關鍵性角色,是確保各項經營活動順利開展的首要前提,鄉鎮企業對個體的依賴程度更大。換句話說,鄉鎮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每位職工充分發揮能動性。但鄉鎮企業并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科學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體系、人類資源管理體系,制定可行的人才引進計劃。此外,很多鄉鎮企業過分注重經濟利潤的獲取,沒有從不同角度入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員都是缺乏共同價值觀念,不具備較強的認同感,過分注重自身利益的獲取,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導致自身已有的價值觀念與企業管理理念相悖,大大增加了企業吸引、留住人才的難度。
二、鄉鎮企業人才開發引進需遵循的原則
1.遵循人才開發引進原則
在眾多資源中,唯一取之不盡的是人才資源,屬于不斷增值的一種資源,在開發人才資源的過程中還能彌補其它資源缺陷。在人才開發引進道路上,鄉鎮企業也需要統籌規劃,站在全局角度,實施長遠開發戰略,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社會市場在人才方面的客觀需求。在此過程中,必須制定長期的人才開發引進戰略計劃,注重人才的超前培育,要尊重人才的個體差異,尊重知識,注重技術人才的開發引進,促使鄉鎮企業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2.堅持人才、鄉土人才同等對待原則
在生存發展道路上,鄉鎮企業要把人才問題放在核心位置,在通過各種途徑引進急缺人才的同時,還要保護好鄉土人才,不斷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同等對待外來與鄉土人才,優化利用當地已有的各種資源,促進自身發展。
3.堅持“大人才”開發引進原則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鄉鎮企業必須樹立“大”人才開發理念,能夠多角度、多層次開發引進各類優秀人才,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要構建全新的人才流動理念、大視角觀念,要正確面對人才短缺問題,能夠以社會市場為導向,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地存在的人才問題,優化人才結構。換句話說,企業跳出思維定勢的怪圈,注重國內、外市場,社會、學校等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各類人才,確保人才開發具有“源”遠流長的特點。
三、鄉鎮企業人才引進與發展途徑
1.創新吸引人才的條件
(1)靈活利用薪資與福利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鄉鎮企業要充分考慮自身各方面情況,隨時關注社會市場動態變化,構建靈活而具特色的薪酬制度,比如,采用“底薪+獎金”的形式,“底薪”可以和企業已有的薪酬制度吻合,而“獎金”可以根據工作崗位特點,人才層次的具體要求,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形式,更具針對性的計量標準。一是:從事技術工作、管理工作的人才。就技術工作而言,要全面而客觀地分析這些項目,客觀地預測其能夠為鄉鎮企業帶來怎樣的效益,采用項目提成的方法,給予優秀員工一定獎勵,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如果只是一般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一次性獎金獎勵方法,多鼓勵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價值,多鼓勵他們技術創新,增加自身運營的科技含量。就管理工作人員來說,可以采用目標管理方法,要在客觀分析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管理目標,要客觀地評估其完成程度、完成效果,明確對應的獎金,使其更加客觀、公正。二是:從事市場方面工作。針對這方面的人才來說,要根據社會市場的業績,明確對應的報酬,并在目標管理方法作用下,多鼓勵人才積極開拓不同類型的社會市場,創造更多具有潛在價值的社會市場。
(2)優化利用職位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為了引進大量優秀的人才,必須創造適宜的非物質條件,要根據自身已有的實踐經驗,鄉鎮企業當下運營狀況,優化調整企業已制定的目標策略,設置一些更具挑戰性的工作崗位、職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能夠滿足人才自我滿足與實現的客觀要求,能夠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鍛煉自己,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施展自身才華。以此,促使鄉鎮企業內部形成更具特色的人才競爭機制,堅持“公開競爭上崗”的原則,確保各項經濟活動高效進行。
2.構建科學化的吸納考評與激勵機制
在生存發展道路上,鄉鎮企業必須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大量引進優秀的人才,尊重知識與人才,形成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企業經營者必須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觀念,正確認識知識從、生產、效益,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各類人才創造不同的工作環境。還要堅持動態發展原則、適度原則,構建可行的人才引進方案,不要盲目地引進大量人才,增加運營成本,要清楚內部人力資源具體情況,全方位分析不同階段人才客觀需求,科學預測。在日常工作中,還要定期對不同工作崗位人才進行全方位考核,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融合的考核方法,結合不同崗位人才特點,構建多樣化的人才考核制度,促使人才考核程序、內容更加明確化。在用人方面,要做到“用人不疑惑,疑人不用”,創造有利于各類人才發展的空間,要做到獎罰分明,要改變以往那種家族式運營模式,要全面而客觀地評價員工在工作的得與失,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要從不同角度引導他們改正自身錯誤,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此外,還要構建可行的激勵機制,構建動態化的薪酬制度,職位報酬差異,堅持“效率優先”原則,制定科學化的股權政策,將企業、職工利益有機融合,不斷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企業管理全過程中,分攤風險,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成長,避免人才大量流失。
3.采用多樣化人才引進形式
在此過程中,要注重企業內部選拔與培養,主要是因為這種形式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成本,能夠減少企業運營開支,具有較高的運營效率,必須構建可行的內部人才培養、選拔人才培養結構體系,人才培養要有側重點,要具有其針對性。還要注重外部聘用,鄉鎮企業可以通過人才市場,選聘優秀的人才,要積極、主動參與到人才市場競爭中,根據自身發展情況,招聘對應的專業人才。鄉鎮企業也可以和科研部、高校構建長期合作關系,甚至可以從不同行業企業中挖掘相關崗位優秀人才,填補自身崗位空缺,確保自身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開展。此外,為了減少在人才方面花費的成本,可以采用臨時聘用、鐘點聘用等形式,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優化內部人員結構。在此基礎上,還要構建科學化的人才培訓機制,要根據不同崗位需求,定期對內部員工進行全面而系統地培訓,不斷完善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他們專業化技能,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為內部員工提供更多晉升、深造學習的機會,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不斷發現內部新人才,加以優化利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忠誠度,為提高企業的凝聚力、競爭力做好鋪墊。
4.樹立正確的人才理念,善于發現人才
在生存發展道路上,鄉鎮企業要根據社會市場動態變化,注重人才的多樣性,引進各類人才,比如,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公關人才,所有能夠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人才。還要尊重人才的多層次性,要根據各類人才已具備的綜合技能,安排到適宜的工作崗位上,使其更好地展現自身價值。還要樹立全面人才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預測新時期人力資源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充分抓住發展機遇,健全已有的人才體系,注重實用型人才的引進。在日常運營中,鄉鎮企業還要多深入內部員工中,更好地了解每位員工的特長、優勢,優化調整人才,將其分配到適合其能力的工作崗位上,使其更好地展現自身價值,也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提高人才利用率。
5.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就企業文化而言,是在某經濟、政治等背景下,逐漸形成的一種價值觀、行為規范等,是一種圍觀的上層建筑,能夠客觀地折射出鄉鎮企業運營現狀,會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在發展道路上,鄉鎮企業必須注重自身文化建設,構建一種“公平競爭、獎懲分明”的氛圍,為員工創造一種良好的軟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發展自己的機會,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留住大量優秀人才,減少在人才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運營利潤。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鄉鎮企業是其核心組成要素,也是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點。在其發展過程中,鄉鎮企業起到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經濟總量持續增加。但我國鄉鎮企業人才缺乏,內部人才結構不合理,需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加以優化完善,構建全新的人才引進、培養模式,注重人才的引進與發展,減少鄉鎮企業運營成本,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以此,不斷繁榮農村經濟,促進其持續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蘭凱軍.鄉鎮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社科縱橫,2012,06:49-50.
[2]祁虹.新常態下中小企業人才引進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5:58.
[3]朱玲.推進鄉鎮企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2,10:98-99.
[4]趙亞靜,萬興亞.我國鄉鎮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1:81-84.
[5]宋雁群.企業人才引進與流失的原因分析及策略探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03:73.
作者簡介:鄭茜(1994.10- ),女,四川閬中人,重慶市長江師范學院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鄉鎮企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