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俠
摘要: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表示:京津冀一體化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京津冀地區必須要做到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我國2015年的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也強調了京津冀地區要做到協同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并通過了有關綱要。京津冀地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一體化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重點討論為什么要創新京津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以及如何創新京津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衷心希望本文的內容能為京津冀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創新;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840.68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01
一、創新京津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的意義
京津冀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發展有梯度差異。北京和天津的科技發展快于河北,北京、天津的科技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以及科技經費支出都高于河北。從產業結構方面來看,北京以第三產業為主,而天津和河北則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GDP的增長,在醫藥制造和加工石油方面,北京占有技術上的優勢。而在石油的開采,化學和機械制造方面,天津的技術領先,而在煤炭開采和金屬開采方面,河北發展得較好。根據以上分析,京津冀地區在科技資源和產業互補方面有著較好的合作前景。
現實生活中,京津冀醫療合作亟待發展。由于一些歷史性原因,京津冀的醫療資源分布和質量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狀況。這樣看來,出臺創新的京津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勢在必行。合理的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將有利于京津冀發展之間存在的差距,促進區域內部人才的良性流動和經濟發展平衡,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團結力量共建和諧社會,并早日實現全面的小康。京津冀三地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更確切地說是河北省在優質醫療資源的人均擁有數量上嚴重低于京津地區。在醫院等級最高的三級甲等醫院的數量上,北京與河北都是37家,而河北的常住人口卻是北京的3.6倍。從每千人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量上來說,北京每千人擁有9.48名,天津是每千人擁有5.45名,全國每千人平均擁有4.94名,而河北卻是每千人擁有4.32名。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河北的人均醫療資源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此狀態下,河北人民去北京就醫,已成為一個必然的無奈選擇。
二、如何創新京津冀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
我們必須要有政府制定的區域間人才合作政策作為解決問題的保障。區域間的人才合作要在相關政府已制定的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在一些指定的行業范圍內共享人才。 當今我國人才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人才結構和分布不合理,由于高素質人才較為缺少,我們必須要轉換觀念,采用創新式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以區域間人才合作的方式,切實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要促進京津冀醫療方面的一體化,就要兼顧管理和教學,臨床和科研。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優質醫療資源也多聚集于此,因此,周圍地區的大部分急需優質醫療資源的病人都紛紛轉入了北京的一些優質醫院就診。這使得北京的醫療資源供不應求,而河北省的一些醫院卻因缺少患者而面臨倒閉的危機。有研究統計表明:北京的診療人數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來自于外地,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患者就來自于河北省。為了解決這種現狀,首先,我們可以直接把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輸送給河北是提高河北醫療水平和滿足診療需求的最有效率的方法。此外,如果再加強京津冀醫院管理隊伍人才方面的合作,就能進一步促進實力較弱的醫院的發展,進而使整個區域內的醫療水平得到平衡發展和穩步提升。
第一,我們要堅持政府統一規劃發展,必須依靠相關的法律政策來掃清京津冀地區醫療人才資源合作方面存在的阻礙。我們需要國家制定相關的規劃,使三個地方醫療衛生的功能分區明確下來,同時要在財政和辦醫項目等具體措施上安排妥當,構建好三地醫療合作發展的理想藍圖。另外,河北省需要出臺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引進和輔助相關科學研究發展的優惠政策,重點加強一些院校的學科和臨床建設,通過提高專業醫療水平和醫療資源質量,滿足群眾診療的需求。
第二,建立區域行政組織,能夠切實地保障京津冀醫療人才合作的組織和實施。我們應該保證這類組織包括綜合理事處和專業理事處,使組織由政府主導,由行業協會和相關中介具體操作和參與,使京津冀區域間的人才合作廣泛發展到各個領域,組織將負責京津冀區域內人才合作的具體規劃和戰略的制定,并及時解決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問題,使人才合作的發展,能夠科學高效的進行和發展,使京津冀一體化有序合理的推進。另外,在機構的建立上,我們也可以適當借鑒國外的經驗,集思廣益,使這個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分配更加合理。
第三,嘗試醫師多點執業,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機制,加強基層醫院的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對基層醫院的信任度。我們也可以通過加強科研合作,人才交流,以開展相關的學習交流培訓會等形式來提升基層醫療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并允許醫生多點執業,嘗試取消醫生的固定編制,使醫生的自由流動加強,但同時也要注意明確權利責任,分清全職和兼職,競爭上崗,實現醫療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創新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是做好京津冀一體化的保障,是促進京津冀地區人才交流融合的前提,通過建立合理的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來使京津冀地區形成互融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僅有利于相關人員享受方便的、基本的醫療設施,更能夠在更深的層面上促進京津冀區域內部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
三、結語
合理的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醫療保險政策有利于京津冀的人才開發合作機制的形成,使三地人才結構的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進而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使高素質人才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并服務于更多的群眾。
參考文獻:
[1]申志永,袁素娟,唐欣.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的現實困境與機制重構[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2]陳麗敏,史玉明.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的創新性研究——以河北為例[J].科技信息,2014(05).
作者簡介:趙 俠(1980-),女,滿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經濟師,研究方向: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醫療保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