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麗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不斷提升,現代企業為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逐漸嘗試對高科技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地運用,ERP系統作為能夠對企業現有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利用,保證企業正常運行,提升企業整體效率的現代信息化技術,將其應用于企業財務核算中,對提升企業財務核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ERP系統;企業;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01
傳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進行改革,不僅會制約企業運營管理效益的提升,也會阻礙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難以對全業務范圍進行有效內部控制。如今,很多企業都設置了內控制度與措施,但是,只針對部分重點業務板塊,例如,物資管理系統或財務系統等。有的盡管覆蓋的范圍比較廣泛,然而,由于各業務板塊彼此獨立,無法實現信息數據共享,導致很多資源重復和浪費。
二、全業務內部控制難度較大。一般來說,以往的企業內控制度只注重事中、事后控制,是企業的“消防員”。對于事前控制并不重點關注,導致后續各環節極易出現問題。更重要的是,由于缺少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內控各環節的信息和數據無法實現共享,導致內控難度很大。
三、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傳統的人工內控,由于受到管理人員的主觀因素影響,在內控實踐中,難以完全逾越人情障礙。不少內控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因為“抹不開面子”、“躲不開人情”,往往就在半遷就中放棄了原則,另外,由于疏忽、紕漏等,也會使內控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或問題。這些都影響了企業內控的質量。
四、人工內部控制效率低下。建立內部控制的企業,一般規模都比較大,經營項目比較過,甚至會有多個子公司,各類數據信息不僅量大,而且非常龐雜。如果憑借人工進行提取、傳輸和校驗等,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難以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從上述可以發現,利用傳統的內控手段,將無法實現全面有效的內控。目前,信息科技已經逐漸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并在很多行業中成為重要的生產力。基于信息科技手段的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集成了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現已在很多企業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如果利用ERP來進行企業全面內控,將能有效提高內控效率,促進內控工作順利進行。
筆者所在單位利用ERP系統實施內控實踐結果表明,ERP在企業內部控制方面,具有如下突出優勢:
(一)借助ERP系統可實現全業務內控
ERP系統集成了企業經營活動所涉及的全部業務,例如,財務、資產、項目、生產維護、采購、物料、人力資源等,是企業實施內控的良好平臺。它通過整合企業內部業務,對企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來幫助企業實現高效化的經營。ERP系統的控制范圍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控制范圍基本相符,通過它可以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環節進行控制,避免了內控平臺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二)利用ERP系統可實現業務全過程控制
ERP系統的優勢就是能對業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制,避免了傳統內控只重視事中、事后控制的不足。ERP系統在業務發生前,通過預算控制來分解企業整體目標,將其分為具體控制項目和明確控制標準,然后,通過細分進行層層落實,從而將責任明確到人,確保了后續事中的有效執行;依據企業組織架構及員工崗位職責,進行授權控制,每個層級的員工只能憑借相應的操作權限進行信息查詢,無法進行越級或非法操作,所有的業務只能由被批準或被授權的員工執行,這樣將會有效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在業務發生時,也就是事中過程,ERP系統業務操作控制將對不合規的業務操作,與預算目標進行比較之后,予以自動拒絕或提請授權機構決策。在業務發生后,ERP系統數據分析控制能夠對發生額及余額是否符合指定的邏輯關系,進行自動核對,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就將其自動提交至監管部門。ERP系統可定期比較企業實際績效與計劃目標,對各項工作進程是否合規進行監控;ERP系統風險評估控制能對業務全過程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定期搜集,然后根據風險模型自動進行計算分析,并生成企業風險評估報告。
(三)ERP系統能有效解決人工控制的不足
ERP系統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進行信息處理和傳輸工作,能夠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克服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內部控制結果客觀、公正、公平。而且,所有的操作記錄都可以定期保存,以供查詢和監督。
(四)ERP系統內控高效準確
利用ERP系統,可以快速提取、傳輸和校驗等內控相關數據,而且,由于其具有統一的操作流程和量化的控制目標,可以有效杜絕錯誤或舞弊,從而提升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與質量。
盡管ERP系統具有顯著的優勢,但是,由于其只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一種輔助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而且,在設計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其本身尚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例如:
1.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問題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環境,雖然計算機自身具備防火墻等安全防護功能,但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病毒、黑客等的入侵或攻擊,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數據信息丟失或被破壞,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在使用ERP系統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重視系統及信息的安全性問題,加強對員工的信息安全教育,通過安全防護軟件和系統安全設置,以及定期安全檢查,來切實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2.控制成本問題
企業利用ERP系統進行內部控制,相較于人工控制,其控制成本講會有一定的提高。同時,還要定期對ERP系統進行更新,以使其與企業經營管理保持一致,這也會增加維護成本。
3.局限性問題
ERP系統功能雖然強大,適用性也非常高,但并非是只有擁有了ERP系統,企業就可以高枕無憂。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會有很多,其中一些不能進行量化,還有一些無法通過計算機程序進行模擬。因此,必須要將EPP系統于其他有效控制手段進行融合使用,以保證內部控制結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企業利用ERP系統進行內部控制,優勢非常顯著,是企業內部控制進一步完善的標志。企業在應用ERP系統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ERP系統的利弊,做到揚長避短。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市場和企業內部情況變化,及時對ERP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好地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效益,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