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立立
摘要:現階段,在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與發展過程中,基層農村信用社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風險環境,其中又以財務風險為多,導致其對于農信社的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作用。農村信用社應該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作為其自身生存與發展的一條重要的生命線,對于其在日后的發展與進步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下面,本文就針對農村信用社財務轉型的幾點思考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轉型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現階段,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與深入過程中,農村信用社也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對于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不過,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農村信用社的財務管理當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與缺陷,導致其對于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與制約。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為之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來對信用社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強化,促進基層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
一、現階段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體系欠缺
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是確保農信社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進行的重要基礎與有利支撐。一般情況下,在開展實際的農信社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由上級部門來發放相關的任務到下級部門,并為其制定相關的指標與標準,導致有些財務人員過分重視目標的完成,而使其難以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來對利潤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并且,現階段,多數農信社的財務核算還是以事后核算為主,很少重視事前與事中的核算,由此得知,現階段,我國基層農村信用社的財務管理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
(二)財務監督不夠合理
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基層農村信用社在進行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監督手段還過于單一化,并且主要是以事后監督的策略為主,導致其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并導致農村信用社的財務管理出現了較大的問題與漏洞[1]。除此以外,有一部分工作人員認為,所謂的財務監督,主要以來的還是財會人員的自我管理與約束,使得其難以發揮監督的實際功效,并對財務管理的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三)財務分析指標滯后
現階段,各基層農村信用社雖然能夠根據相關的財務報表,來進行財務預算與決策工作,但是其自身對于資金的管理與運用能力相對來說還比較低。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原因,其實就在于財務管理分析指標得滯后性問題,使得農信社針對負載率與資產利潤率等的分析能力相對來說還比較低。現階段,隨著基層農村信用社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其對于金融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對于資源的配置卻相對來說還存在缺陷。因此,如果其要向更好的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就要強化自身的分析指標,以此來為其提供更加有力的條件與保障。
二、農村信用社財務轉型策略
(一)樹立股東價值最大化理念
第一,應當強化對財務風險的規避與防范,處理好發展與管理之間的關系,并以此來促進業務的創新發展[2]。確保財務管理專業優勢的充分發揮,并積極運用各項財稅政策,保證其能夠在相關的監管要求下,來進行財務風險的合理規避,并以此來促進財務經營效益的全面提升,確保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第二,應當積極發揮財務的調節作用。在成本效益原則的基礎上,來對各項新品種與新業務的經意效益進行良好的檢測與評價。在進行財務政策的制定時,應當充分遵循“調優業務結構,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來讓農信社的經營重點能夠向著盈利性好的方向發展進步,并以此來推動市場新產品得發展。此外,應當合理的處理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確保其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當中,來找到一個目前與未來都可以盈利的重要平衡點。
(二)完善信用社內部控制制度
第一,應當積極地強化管理意識,并強化對管理制度建設的高度重視。通過對制度體系的健全與完善,來對原有的制度進行合理的修訂與補充,以此來形成一種全新的制度體系,促進檢查部門的作用發揮,并確保風險管控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此外,在進行新業務的拓展過程中,應當充分堅持“制度先行、風險可控”的原則。
第二,應當全面強化各項制度的實際執行力,并在此基礎上,來確保各個專業部門與稽查部門職能的充分發揮,通過強化內部檢查,來及時的發現農信社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積極的整改與落實,完善農信社的財務監督體系,強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3]。
(三)確定財務管理的導向地位
第一,應當積極轉變財務管理模式,推行“以支持決策為主”與“業務合作型”的辦法,確保財務穩健與業務發展之間能夠得到良好的平衡,并以此來讓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深入的融合到日常的經營活動當中來。因此,農信社應當積極進行財務管理改革,充分借鑒先進的會計管理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能夠滿足經營管理的實際需求。此外,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應當及時建立起農信社的小會計制度,來充分提高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
第二,要充分發揮農信社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通過對財務監控職能的充分發揮,來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合理完善,確保農信社的日常財務活動能夠根據指定的目標來開展進行。此外,在實際的農信社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強化領導的功能發揮,將財務管理的焦點從對交易過程的控制,來轉向政策的提供上,以此來有效的實現農信社財務管理的邏輯集中,并強化其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促進了基層農村信用社的快速發展。財務管理工作在基層農村信用社中占據重要地位,但隨著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和進步,其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甚至引發安全風險。因此,應當及時發現并解決基層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當中所存在的問題,來強化信用社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為社會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孟秀珍.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2,02:203-204.
[2]龍曜檀.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時代金融,2012,06:141+146.
[3]張莉.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