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劉雪姣
摘要: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進步,互聯網逐漸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是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輿論,網絡輿論能夠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誤導人們做出不正確的行為。大學生是應用互聯網最多的群體之一,由于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三觀”還尚未完全形成,對于網絡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強。在網絡輿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為此,高校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加強網絡輿論環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絡輿論環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一、網絡輿論環境概述
1.網絡輿論的含義
輿論含義至今尚未有定論,但其本質就是指公眾在特定失控內,對于某一事務的基本趨同的意見或看法。網絡輿論亦是如此,只不過,網絡輿論是公眾以網絡為平臺而發布意見或看法的,它是輿論的一種特殊的社會評價形式[1]。網絡輿論反映了公眾的社會心理,是人們對于該事件的所有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總和。由于網絡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因而,網絡輿論對于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容易引發公眾群體行為。
2.網絡輿論的特點
網絡輿論因為以網絡為平臺,而網絡信息傳播具有快捷性和廣泛性,因此,網絡輿論的影響力也非常強大和廣泛,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到很多地方、很多人。另外,因為網絡傳播還具有自由性的特點,基于這個特點,網絡輿論的嚴肅性也比較低,其內容多元、碎片、復雜,可能會存在虛假輿論信息,甚至是負面或反面的輿論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如果監管不力,很容易導致不良群體事件產生。
二、高校網絡輿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高校網絡輿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最直接的途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社會和網絡不良影響,從而實現健康成才。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高校網絡輿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輿論快捷、直接、覆蓋面廣的特點,高效、高質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借助高校網絡輿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及時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分析大學生的價值觀標準和個人訴求,從而做到有針對性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正向的高校網絡輿論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進行
如今,“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全社會日益得到貫徹,并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高校網絡輿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網絡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在高校輿論環境中,大學生在合法前提下,可以以匿名身份,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對某事物的看法,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念。可以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到網絡輿論中,這將有助于高校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2]。網絡輿論傳播速度快、受眾廣、影響面大,而校園網絡輿論能夠在小范圍內實現快速傳播和覆蓋,這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實現。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通過校園網絡輿論,可以更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
3.負面的高校網絡輿論會制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高校網絡輿論具有兩面性,如果其具有正向性、積極性,將能極大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如果其是負面的、消極的,則會阻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實施。消極網絡輿論會快速地在大學生中間傳播,對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甚至使其價值觀扭曲、道德感喪失。消極網絡輿論降低了人際關系的和諧性,影響了人們之間的信任,會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三、輿論環境下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策略
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在新形勢下,高校應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和價值取向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學生為本,構建適合大學生心理與興趣愛好的網絡輿論環境和平臺,高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輿論的強大影響力,通過微信、QQ、微博、BBs等,即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有的放矢地對大學生開展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每個年級的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對各年級的大學生進行分層教育,根據學生常用的網絡工具,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搬到網絡上,通過網絡輿論與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幫助大學生解決困惑與問題,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以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和情感,來面對大學期間的生活和學習,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2.重視和加強校園網絡輿論建設
校園網建設是當今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網為高校師生溝通交流、提高教學信息化水平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高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進行各類宣傳教育提供了快捷的平臺。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會越來越高,而校園網絡輿論在高校教育中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高校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切實重視和加強校園網絡輿論建設,使其成為大學生健康成才的有力導引,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3.加強校園網絡輿論監督與監管
不可否認,高校校園輿論具有雙面性,為了保證高校校園輿論的正向性和純凈性,高校必須要加強對校園輿論的監督與監管,根據校園輿論的特點和國家相關制度與政策,科學制定和完善網絡輿論監管機制。一是要重視網絡輿論評論員隊伍建設,優先選用那些思想政治過硬、品學兼優的大學生來擔任;二是監管過程中做到“力疏而慎堵”,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對癥解決,將網絡輿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消除在萌芽狀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駕護航。
四、結語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輿論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當前高校必須要立足實際,充分認識網絡輿論環境的雙面性,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并利用網絡的積極作用,來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李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策略探究[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3:8-12.
[2]馬福開.淺談網絡輿論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5,0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