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作為新興教學形態,因其具有短小、生動的特點,逐漸成為高校課程信息化建設的熱點選擇。本文主要基于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的課程特點,展開教與學活動的微課資源建設,在增強本課程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高校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微課 課程信息化 資源建設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51-02
1.建設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微課資源的必要性
《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作為水利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應用廣泛,實用性強。講述水文學的基本知識、水文計算和水利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具備設計洪水計算、設計年徑流計算、水庫興利與調洪計算進而設計確定水庫規模的技能,為學生今后從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奠定基礎[1]。但是作為工科學科,在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的教學中,許多高校都存在配套教學條件的不完善,尤其是實踐儀器設備的缺少。此外,該課程內容由于涉及計算的數據量偏大,純課堂理論教授,致使學生缺乏學習耐心,學習效果也欠佳。
1.1 實訓環節的欠缺
工科專業課程的學習,除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外,更加注重的理實結合,在實踐中印證所學知識點,而多數院校水利專業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的學習,大多數缺乏氣象站觀測( 降水、蒸發等數據測定) 、明渠水槽斷面流速測定和河流泥沙測定的校內實訓環節,只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僅降低了教學效果,而且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1.2 課程資源利用率低
傳統教學資源,例如課件、教案等,是一門課程建設的主要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多是以學校規定的課時來建設,課件理論知識內容較多,而實踐環節能少則少,并且大多脫離了具體的教學情境,資源更新程度低,主題和突出點也不明顯,因此造成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
1.3 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差
隨著教學條件的逐步提高,傳統的課堂滿貫式教學方式以不能滿足學生創新性學習的要求。在缺乏理實一體化教學環節的基礎上,若不進行新的教學模式的改進,會大大降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而微課作為新形式的授課模式,以視頻為主要載體,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場景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全新不枯燥的學習模式,因此微課逐漸成為別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微課主要以微視頻為核心,微教案、微課件等為輔助手段,拆分重構課程內容,將理論知識融入不同的學習實踐情境中。這種新型的授課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2.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的微課資源建設
2.1 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課程知識點的建構
目前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教學內容劃分為五個學習項目:水循環與水量平衡、水文信息采集和處理與統計、設計年徑流、設計洪水、水庫水利調節。每個項目都可以拆分為多個不同的學習情境,但有些情境內容并不適合選作微課程資源,因此在微課程建設時,要能夠對不同項目的知識點進行重構,以利于資源建設。
2.2 微課教學的重難點劃分
微課因受其授課時間短、內容少、容量小等自身特點的限制,在一個微課中不應設置過多的重難點。因此制作微課時,要根據不同層次的授課對象以及授課目的,盡可能簡潔明了的突出重難點,讓學生能夠在短短的微課程中掌握某一知識點或某一技能[3]。
2.3 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
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因此在選擇教學資料時要盡量精而短,迅速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讓學生深入理解授課內容,例如氣象站(降水或蒸發等)的觀測,拍攝相場操作過程,并配以音頻和圖示資源,讓學生最直觀的感受知識技能的操作。
一門課程的微課資源建設中,除了注重資料的選擇,各部分微課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與銜接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系統學習的程度。因此各部分知識內容應有一定的連貫性,圖文結合,讓學生已學知識基礎上,輕松接受新內容。
當然,課程總結與知識點的梳理,是任何一種授課方式都必不可少的環節。微課程結束時,應及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與總結,結合微習題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2.4 微課資源的制作
2.4.1微視頻的制作。微視頻的制作是整個微課資源核心內容,由于教學內容限于5-10分鐘,因此制作應重點突出,語言簡潔有條理,并且在微視頻中盡量不出現教學資源以外的元素,以免影響學生的注意力[4]。此外,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制作微視頻時還可以適當增加活力元素,例如提問答疑配音等,使得微視頻更加的生動,有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4.2其他資源制作。微課件、微討論及微測驗等是微課資源的輔助工具,在制作時應簡明扼要,尤其是微課件的制作,應避免過多的課件張數和復雜的設計模板[5]。這些輔助手段的建設,一方面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另一方面還可以檢驗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3.微課的實踐應用
作為多媒體教學模式的補充及改革,微課不僅可以其為基礎進行實踐應用,還可以利用學校課程互動網站,將微課資源進行推廣應用及資源共享,培養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樹梅,李靖.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朱顯鴿. 微課在高職《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5,(03):50+54.
[3]劉妍.淺談高職《水利工程管理》課程的微課資源建設[J].才智,2015,(03):221.
[4]張旭.高職院校微課開發與應用研究——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微課的分析[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5,3(4):61-63.
[5]趙海峰,張世剛,郭燕. 微課教學模式下高職《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探究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21):119-122.
作者簡介:
張志云,女,講師,主要從事節水灌溉原理及技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