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長亞
摘 要:當前,數學課堂中存在形式主義嚴重、課堂評價不規范、學業差異懸殊等問題。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更加充分地做好課前準備、課中引導,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對待差異,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數學課堂;誤區;形式主義;差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3-003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數學課堂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聽了許許多多的新課改課,感覺現在的教師能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能自主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能力有所加強,課堂評價機制逐步形成。凡此種種,使數學課改表面顯得很成功。但是,從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教師課后交流中發現,課改進入了瓶頸階段,出現了許多問題。文章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教育對策。
一、當前數學課堂的問題
(1)形式主義嚴重。有些學校課堂教學一味追求“三性五要素”的課改形式,忽視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忽視教學目標的達成。曾聽一節二年級數學課“認識方向”。課堂上,教師不斷地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一次又一次,有時明明孩子們早就知道問題的答案,迫于老師的壓力,裝著樣子在合作。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就沒了。還聽了四年級的“混合運算”,課堂的確很精彩,教師得到的評價很高,但是課后學生的作業質量非常差,這位老師很困惑。經過教研組的分析,一致認為,一些計算類的課堂應以練習為主,不適宜過多地花時間在形式上。
(2)課堂評價不規范。新課改強調自主性、探究性、開放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要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及時間,要搭建一個較為順暢的平臺讓學生獲取知識。但現在的課堂,一味地追求激勵、調節和小組評價。學生解決了問題之后,有些教師刻意表揚一番,并特意進行小組嘉獎。其實,好多問題太簡單,許多學生都能答出來。學生會想,這樣簡單的問題老師都表揚,一點挑戰性沒有,太沒勁了。評價只是做樣子給聽課的人看,或者刻意追求新課改的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更要用心,更要精心設計,課堂問題的設計更要有針對性、有挑戰性、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效。課堂評價更是如此,要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
(3)學業差異更懸殊。“三性五要素”課改實施以來,一些智力超群或心境開闊、性格外向型的學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一些自卑、不合群或學習暫時跟不上群體的學生,當然還包括一些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離學習目標越來越遠。這充分說明,現在的課堂雖然表象上有了變化,但學生的差異更加明顯。就拿任教的五年級數學來說,“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中,學生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幾何圖形的教學動手多,合作實驗的機會也多,練習的題型千變萬化,學生高興。但是,十幾天學下來,進行課堂練習時發現,結果分數高的很高,低的低得無法想象,學業差異非常懸殊。
二、解決誤區的相關策略
(1)教師要加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要有課堂教學需要的必備知識,要有學業拓展延伸應變的能力。要苦練基本功,比如普通話、粉筆字、鋼筆字規范準確。課堂上教師準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能成為學生的偶像,反之會成為學生嘲笑的對象。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教師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熟練掌握電腦的應用,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學習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心理健康知識能有效地應付學生日趨復雜的心理狀態,應對課堂上及課外的許多突出問題,有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2)教師要更加充分地做好課前準備、課中引導。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師看似作用淡化,其實不然,新課改對教師的引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注重更新觀念,將以前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固定既有模式,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自己的課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課前鉆研教材更加精心,課堂提問設計更加合理。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張揚學生的個性,提倡自主合作和交流。同時,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所以,教師還要用不同的要求對待不同的學生,要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當然,教師在教學生學習之前自己首先要學會。要勤于反思,一堂課的引導失敗不要緊,只要善于總結、善于積累經驗、善于應變,總會成功的。“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陽光。”教師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更不要對學生失去信心。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很重要,通過引導,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進步。教師可采用表揚、對比、鼓勵的方法,使學困生、中等生向優等生看齊,讓優等生也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帶動整個班級學業水平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對待差異。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組織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使數學課堂更加開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諧、更加有效,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鵬,傅贏芳.論數學課堂提問的誤區與對策[J].數學教育學報,2013(08).
[2]王宏明.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誤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03).
[3]陳冬.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控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