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輝
摘 要: 教育改革時期,高中語文課堂要做出調整。由于教材和教育理念作出了相應的更新,教師自身、課堂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實施等方面都需要根據當前教育形式革新。高中語文課任重而道遠。總體來說,教師要采取多元化、有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做準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新課堂 個性 多層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對教育改革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公平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戰略性指導。在當前教育改革新時期的高中語文課堂,要遵循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理念進行改革和創新,這主要靠語文教師引導實現。下面我主要通過教師在新時期下的主要任務論證如何構建高中語文新課堂。
一、新時期,新形象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師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夠與時俱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要從形象上影響學生。語文教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情緒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很多教師都是因為有著熱情的態度、坦蕩無私的品質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其次,充滿愛心,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語文教師,才是有魅力的。教師要愛學生,尊重、信任、理解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懷有感恩的心,對教師充滿崇敬之情。這樣的語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才會高大,才會受學生歡迎。學生喜歡語文教師的情感也會轉移到喜歡語文課上。
二、提高自身能力,與時俱進
教師的語文教學實踐能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科研能力,都影響語文課堂效果。教師必須滿懷信心地投入到教學改革實踐中,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提高觀察力、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正確處理教材,并組織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網絡資源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多元化。新時期的高中語文課對教師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樹立研究的意識,從實踐中總結出新見解,將教學經驗轉化為學術理論,這樣才能運用教育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師要敢于創新課堂
新時期背景下,高中語文教育要實現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高素質人才,課堂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新課堂是有感情的課堂。語文課堂不單單是實際教育,不僅有知識點、語法等硬件內容,還有情感等軟件內容。沒有師生共同情感的語文課是不鮮活的,讓人無法陶醉其中。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課上不但多讀、多寫、多思考,還對課本中的思想進行熏陶。很多文章都是來自作者一定的生活體會和內心感悟,那么,我們就要從寫景的文章中感悟到作者內心的感情。教師作為溝通教材和學生的紐帶,要把自己的情感和文章、學生的情感聯系起來,這樣才會產生情感共鳴,把學生帶到文章的情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學習《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著重讓學生讀“史鐵生的母親用堅忍的意志和深沉的愛給他尋找生的勇氣”相關的文段,體會其中表達的真切的情感。這時學生自然會聯想到自己的母親,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愛多么厚重。這堂課是充滿真摯感情的愛的洗禮,能夠觸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共鳴。
其次,新課堂應包容學生的個性。高中語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個性。針對高中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態度都有了較高層次的發展,語文課程的設置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這是為以后學生適應生活、工作和自我發展的需要。如:對待課本中的同一篇文章,不同學生的欣賞角度不同,有的學生從《荷塘月色》中讀出了這篇散文的語言美;有的學生讀出了作者的淡淡憂傷之情。這是由于學生的審美觀、審美角度不同而產生的。那么教師能說哪個學生的看法是錯的嗎?不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特長,并提醒學生取長補短,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此外,新課堂更開放多層次。高中語文新課堂,內容應更豐富、多元化。高中語文選讀教材上有不少外國文學作品,教師應充分利用,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體會異域文學風格和特征。這種開放性的語文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將閱讀理解水平和審美能力提高到一個新高度,對于寫作也是極有幫助的。
總之,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學要立足于新教材,拓寬學習范圍,提高閱讀寫作能力,尊重學生,尊重規律,從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入手,從多方面綜合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應根據高中語文課程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夢.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思路與對策探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6).
[2]陳偉.新時期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報告[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
[3]劉洋.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思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