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永
摘 要: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教學形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為教師關注的主要焦點。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對小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與實踐,簡單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幾種方式,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促進小學生能力發展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首要目標。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簡單介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小學生來說,興趣在他們的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但是他們很難對一件事情保持長期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從小學生特點出發,設計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導課,在課堂一開始就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進而使他們在整節課堂中都處于興奮活躍狀態,促使課堂教學順利開展。
例如,教學《風箏》這一課時,我就拿了一個蜻蜓風箏到教室,學生看到風箏都變得十分積極興奮,紛紛交流自己放風箏的經驗。然后我讓學生說一說放風箏時有趣的事情,說一說放風箏時自己的心情與想法。學生積極踴躍地分享自己的體驗,課堂氣氛十分熱烈。然后我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課文學習中,課堂教學進展得十分順利。
二、創設情境學習課文
合理有效的情境是激發小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恰當的情境氛圍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放飛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投入到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參與課堂活動,收獲知識與技能。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合適情境,挖掘出學生的情感與內心感悟,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程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是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主要工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例如,教學《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鳥兒在樹林中飛翔、覓食、嘰嘰喳喳的場景,學生看到這些可愛的鳥兒十分興奮,然后我問學生:你們想知道更多關于鳥兒的知識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索鳥的天堂,看看那里都有什么樣的鳥兒,這些鳥兒又是怎樣生活的。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討論,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巧用技巧拓展教材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對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但是學生僅學習了解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進行適當拓展與延伸,有效拓寬學生視野與眼界,提高綜合能力,為小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而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學《長城》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長城的圖片,讓學生體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勢,并為學生介紹與長城有關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長城》、《定城磚》等,讓學生對長城不僅有客觀認識,還有感性理解,從而加強學生的感性體驗,升華學生的情感。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更多周恩來的故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起學生心中的愛國之情。語文課本中豐富的素材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無盡的樂趣,教師教學時要巧妙地進行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聽說讀寫全面提升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四個基本要素,要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教師就要從這四個方面出發,讓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發展。很多教師認為語文學習過程主要就是“讀”與“寫”,而忽視對小學生的“聽”與“說”能力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小學生成長。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同時發展小學生這四項基本技能。
例如,教學《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組圖片,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片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講出一個個小故事,鍛煉學生聽與說的技能。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并將課文故事復述下來,在組織語言中培養說與讀的能力,最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人物形象寫作文,將所學的描寫手法應用到寫作中,從而實現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都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并在參與中提高能力。
五、總結
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的基本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創新教學方式,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與能力發展的教學活動,切實促進小學生的發展,增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劍茹.小學語文課堂中多媒體輔助教學適切性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