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
【摘 要】電視談話節目是近年來國內備受關注的節目形式,其內容和形式真實、隨機,在主持人的引導下節目走向多元化。而我國與國外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在主持風格、主持定位、主持人個性和專業性等方面均有不同,本文以中外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旨在借鑒、吸收國外主持人的優點,對我國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大有裨益。
【關鍵詞】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我國;外國;對比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86-01
隨著電視文化行業的發展,談話類節目逐漸成為了電視節目的一大類別,對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傳遞積極健康的思想態度、及時有效地傳遞專業領域內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抽取社會美譽度較高的數個中外談話節目作為樣本,對節目主持人進行對比研究,分析中外著名主持人所采用的技巧特點及應用緣由,以期為我國談話節目主持水平的提高做出學術方面的貢獻。
一、中外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對比
中外談話節目的歷史發展進程各有不同,橫向對比來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電視談話節目發展歷史更悠久、體系更全面、對觀眾的偏好把握更準確,在信息化的推動下,我國的談話節目雖然發展歷史較短,但發展速度較快,在主持領域,無論是主持風格、水平還是主持人與節目的配合、對參與者的引導都已經形成規?;捏w系。雖然中外談話節目的主持人水平均已趨于成熟,但在一些方面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區別。
(一)從立場上來講,我國電視談話節目的選題、邀請嘉賓通常都是多方協商后決定的,主持人談話的內容自主性不高,節目不能夠做到國外電視談話節目那樣以主持人為核心,主持人的談話立場有區別,國內的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話術內容通常代表官方,如節目組、電視臺、地方政府等等,而國外談話節目的主持人的言論在遵循話題主線的基礎上,更多的是代表自身立場,對話題進行引導和拓展。
(二)談話類節目中,主持人通常扮演的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在與嘉賓的聊天過程中通過語言的提示和適當真實感情的流露引導嘉賓和自己完成整個節目的錄制,而傾聽者是中外談話節目中主持人所扮演角色的一個共同點,主持人運用“約哈里之窗”等心理技巧,通過談話讓節目嘉賓與主持人的心理達到沒有屏障的狀態。大部分情況下,主持人與嘉賓在節目中都是第一次相見,主持人需要運用多種談話技巧和心理暗示技巧讓嘉賓放下內心的防御與緊張,達到控制節目節奏和嘉賓、觀眾情緒方向的目的。
(三)年齡差別。主持人的平均年齡差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國內,知名的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年齡范圍在30歲到5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主持人一方面具有足夠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閱歷,能夠應對談話中出現的諸多意外并把控全場,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主持人能夠給予觀眾和嘉賓穩重、可靠的第一印象,便于節目進度的推進。同時,在我國民眾的傳統觀念當中,主持人是從業年限較短的一個行業,俗話稱為“吃青春飯”,這是我國民眾對于主持人行業的一種偏見。而在電視訪談節目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外,談話節目的主持人平均年齡接近六十歲,這種現象一方面在于美國的談話節目觀眾對于主持人的關注度更高,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往往能夠運作一個節目長達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以1982年開播著名電視訪談節目《Late Night with David Letterman》為例,節目以主持人David Letterman命名,在美國甚至是全世界都有著較高的美譽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和David Letterman個人所在公司的變遷,節目名稱和所屬時段都有所變更,但David Letterman的忠實粉絲為這檔深夜秀的收視率提供了保障。可見,在以主持人為電視節目中心的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年齡有著“歷久彌香”的魅力。
(四)中外電視節目主持人所學專業有所不同,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電視臺HR在尋找具有潛力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時通常可以通過播音主持這一所學專業來進行首輪篩選,而對主持人職業有所期待的青少年也可通過學習播音主持專業來獲得一定的專業技能,但是對于談話節目主持人來說,播音主持專業只能夠為主持人提供最基本的主持技巧,更多的是需要主持人在人文、心理學、社會、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國內一些著名的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并非出自科班,例如魯豫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是國際新聞,在主持之前有豐富的新聞經驗積累;金星是享有世界聲譽的舞蹈家,在脫口秀方面有著獨到的眼光;撒貝寧以自身法律專業的特長在《今日說法》中游刃有余。在美國并沒有設立播音主持這個專業,從事談話類節目的著名主持人都有著各自的專長,例如Oprah擁有公演藝術及語音通訊學雙學士學位。
二、小結
談話節目發源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我國的談話節目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國內的談話節目主持人應注重吸取國外優秀談話節目的經驗,并從成功的形式中汲取內涵與營養,使我國的主持人事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曹莉.國內電視談話節目成功女主持人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郭丹琢.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養養成[J].視聽,2014(05).
[3]喬衛.電視創作的必然法則——《艾倫秀》成功的秘密[J].視聽,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