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識杰
【摘 要】音樂給人以美感、給人以幸福感,通過美感和幸福感,給人以精神愉悅,達到心怡情悅的目的。音樂豐富了學生的思想世界,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教會了學生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看待美的音樂,用積極的音樂審美態度去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欣賞音樂的美和創造音樂的美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審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95-01
音樂教學活動是一種通過讓學生用心去聆聽音樂,探索音樂中作曲家描述的情感世界和情感涵義,讓學生在音樂中發現美,從而促進學生了解音樂中的豐富情感和美的藝術。音樂欣賞教育作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情感生活、學習生活、社交生活,促進學生的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長。
一、目前普遍音樂教學模式和意義的解析
目前,我國中學普遍的音樂教學模式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并不只是單純的舞蹈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育觀、一套教育理念。作為中國大陸地區教育工作者,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發展的觀念,認真學習、分析、研究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因為我們借鑒的正是其核心的教育觀和教育理念。
二、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對音樂審美的分析
普通中學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歲至十八歲左右之間,正處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開始得到較為全面的發展。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身心發展變化較大,在發展過程中,會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面臨一些矛盾:心理上處于一種不斷發育直至成熟的階段,在行為上往往是獨立性與依賴性同在、自覺性與盲目性并存。從思維方式上看,他們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而形象思維起著重要作用;從情感上看,他們的愛憎已經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充滿了憧憬和激情。但是由于他們的心理狀態,在情緒上也常常有極端的想象存在。因此,在進行普通中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需要仔細觀察并進行深入研究,針對普通中學生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和創新多形式音樂教學的意義
中學時代音樂的影響很關鍵,這與中學生特定時期的心理思想有密切關系,學生進入初中后,便同時進入了人生的青春期、叛逆期,他們面臨著人生路上很多的仿徨和抉擇,他們性格獨特,個性強,不喜歡被約束,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使他們產生了許多的不同的想法。作為中學音樂教師,要充分理解創新多形式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所在,要切實的從學生的思想感情出發,更應該注重從中學生心理情感上出發,多引導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性和主動學習能力。在創新多形式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多欣賞一些優秀的中外音樂作品。創新多形式音樂教學可以使學生積累對音樂藝術的感性認識和審美認識,從而積累音樂欣賞、審美的經驗,使更多的學生喜歡和熱愛音樂,豐富了他們的枯燥的學習生活,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中去學習音樂、學習藝術。音樂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創新多形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關鍵性,認識到音樂課的價值所在,應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去發現更多更好的授課方法,巧妙地運用到教學中,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課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美的愉悅。
四、總結
通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音樂的語言、體驗音樂的含義和情感,讓學生從音樂中發揮其想象力和思維創造力,培養他們發現美、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責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去了解學生們的內心世界跟情感,探索音樂道路上新的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1]鄧靈芬.音樂欣賞,叩開學生審美能力之門——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3,07:64-65.
[2]黃奇美.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佟賀.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4]孫紅成.面向多數強調基礎[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5]黃濤.論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42.
[6]潘宇穎.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4,08:69.
[7]劉蕾蕾.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J].時代教育,2014,10:228.
[8]王蕊.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國教師,2014,10:62-64.
[9]王霏霏.音樂心理學理論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0.
[10]陳學超.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5,08:136-137.
[1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