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娜,包紅霏,孫玉娟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 沈陽 110168)
上汽集團現金流量結構的財務風險識別
楊麗娜,包紅霏,孫玉娟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沈陽110168)
[摘要]文章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從現金流量結構識別企業財務風險。以點帶面,豐富上市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方法,為上市企業財務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現金流量;財務風險;風險識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0.082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在國內A股市場目前是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它的財務狀況對整個行業環境有很大影響,因此本文以上汽集團為例,從現金流量結構識別該企業財務風險,以點帶面,豐富上市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方法,為上市企業財務決策提供依據。
1現金凈流量構成分析
表1說明上汽集團2011—2014年處于成熟期。在資金使用上,自2013年開始,公司籌資指標突然為負數且負值很大,表明企業償還債務的壓力增加,可預測公司以后的償債風險上升。2014年投資指標為負數,主要是企業進行了某項投資,對未來發展是有利的。

表1 現金凈流量構成分析 單位:億元
2現金流入結構分析
據表2可見,上汽的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是現金流入的主要來源,而來自籌資、投資活動的比重小,說明上汽集團的現金收入依賴于經營活動。這也是一個企業正常發展的一個標志。

表2 現金流入結構分析表 單位:元

續 表
(1)在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帶來的流入約占98.67%,較上年增加了0.96%,收到的稅費返還的流入約占0.06%,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的流入約占1.26%。可以看出,上汽集團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貢獻最大,這表明上汽集團有較強的能力創造現金,經營活動十分正常。這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是有利的。
(2)在投資活動現金流入中,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約占33.67%,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約占61.64%,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約占0.63%,說明該公司積極進行投資,把閑置資金充分利用起來。
(3)在籌資活動現金流入中,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約占2.47%,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約占95.44%,由此可以看出,借款也就是負債融資是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的主要來源,而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很小,說明上汽集團籌資方式比較單一或者通過資本市場籌資能力弱。
3現金流出結構分析

表3 現金流出結構分析表 單位:元
根據表3可知:
(1)在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出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約占2.12%,支付的各項稅費約占3.35%,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約占5.70%,而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約占88.83%,由此可以看出上汽集團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出比重最大的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2)在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和投資支付的現金比重最大。
(3)在籌資活動現金流出中,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占34.98%,分配股利、利潤或償還利息支付的現金占64.81%,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占0.2%。償還債務支付現金所占比重較大,上汽集團應注意無力償還債務的風險。
4現金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如表4所示。

表4 現金流入流出比例分析表 單位:元
由表4可知:
(1)2013—2014年經營現金流入流出比為1.03,表明1萬元的現金流出可換回1.03萬元的現金流入,也就是說該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基本持平,即短期內企業可以自給自足、維持簡單再生產,但是沒有資金進行進一步擴張或者未來項目的投資建設。
(2)投資現金流入流出比為0.88,可以看出企業的投資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較大,使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表明該時期可能有新的項目。
(3)籌資現金流入流出比為0.39,籌資凈流量為負數,表明企業還在償還以前債務。
(4)2013—2014年的現金流入總量與現金流出總量之間基本持平,保持在1左右,說明上汽集團的現金流的控制能力較強,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并且可預期這種情況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持續。
綜上,上汽集團按照企業發展階段來看,應屬于成熟期,其經營凈流量、投資凈流量、籌資凈流量應為“+、+、-”狀態,但目前企業為“+、-、-”狀態。此時,投資凈流量為負,可能是企業有新的投資項目,內部資金不夠,要靠外部融資彌補,短期內投資凈流量為負,屬于正常,但是要關注投資規模和期限,上汽集團現在僅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一旦經營活動不能產生正的凈流量,則獨木難撐,企業將陷入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樊廣娟.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2012.
[2]朱蓓蕓.淺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2(9):191-192.
[3]劉錦,宣杰秦,劉宏婧.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J].會計之友,2010(8):68-70.
[4]劉文琦,毛一峰.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研究[J].企業經濟,2011(1):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