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王鳳樂
摘 要: 在當代社會,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漸改善,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有效的發展,人民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建設好群眾文化,是現代社會日益關注的話題。本文簡明扼要的分析了怎樣搞好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在新形勢下,如何來做好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為此,我們積極的面對這些變化,而且在面對這些變化的基礎上更加深入進行群眾文化的對策,并提出了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 群眾文化 建設 發展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326-02
群眾文化無可厚非的是在群眾當中進行的。而以群眾為核心的文化和娛樂活動是作為重要內容的社會性文化。由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逐步完善,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眼下新的發展形勢當中,群眾文化的建設也在面臨著實際的困難與挑戰,所以在針對新形勢文化要求中,我們也必須更加清楚的意識到群眾文化的特點,這樣才能為全面進行群眾文化建設當中做好充足的準備。目前,我國群眾文化的總體呈現了以下形勢。
一、如何在新形勢下意識到群眾文化的重要性
在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性:一是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二是增強現代化建設的進步;三是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
1.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隨著在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國民經濟水平快速發展中,我國的人民群眾各方面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逐步的增強,進而他們對本國文化需求也在不斷的增長[1]。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目標是要不僅僅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的需求,而且還要更加滿足精神生活,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的充實和豐富。
2.增強現代化建設的進步
如果想在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進程,就需要不斷的發展和豐富群眾文化。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三個方面中,將這三項協調發展才可以更好的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步[2]。而在這三項建設中文化建設無非是更重要的部分。在文化建設當中占更重要的就是群眾文化。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必經之路和重要過程。而我們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同時,也更應該豐富其群眾的文化生活和提升社會文化水平。
3.提高社會文化水平
社會文明的進步是在社會文化氛圍的創造和水平的前提下。每一個公眾文化水平的提升都是在社會文化水平的需求下一點一點的進步。這樣就逐步的顯現出群眾文化工作的必要性[3]。如果想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水平,前提就要想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水準。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上升了和社會風氣的改善,進而社會才能更加進步。
二、構建群眾文化建設的方案
如果想構建群眾的文化方案,就要先想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先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為群眾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第一,重視一切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文化場所的改造,完善一切配套設施建設。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環境。例如:為了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文化場所,我們可以規劃好區域音樂廳、博物館、檔案館、美術室和圖書館等建設,這樣就可以讓群眾有一個能休閑娛樂的生活場所。另外,還可以在社區建設文化中心,內部建設閱覽室,圖書館,這樣不僅重視了社區的文化建設,也促進了鄰里間的距離[4]。
第二,創建優秀的專業化人才。如果想更好、更完善的發揮人民群眾建設的職責,就應該培養出一支專業化的優秀人才隊伍。首先,想要培養出一支精英化的人才隊伍并非易事。第一就應該在招聘的同時進行嚴格的篩選選拔,篩選出綜合能力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素質和文化涵養的人才,其次他們本身也應該知道群眾的實際文化狀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群眾的文化水平和從事其相關工作,也更加確保的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第二在篩選完畢后,就應該進入更深的培訓階段,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斷的自我提升,展現出更高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他們自我提升了才能更有價值的激發群眾,以確保他們在現實展開活動當中更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組織更有價值的的文化活動。總而言之,一支綜合能力強,優秀的隊伍才能創造出更好群眾文化生活的環境,調動起大家的激情與熱情,實現文化建設的大繁榮。
2.強化基礎設施的建構模式
在當代社會,城市的經濟發展遠超于農村經濟。城市基礎設施更加的完善和健全,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文化場所,例如,博物館,美術室,音樂廳,科技館更加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時也會進行觀看一些文藝匯演的活動。不難看出,城市里的文化生活更加的豐富。
可是,農村或者一些貧困地區基本上沒有文化生活,基于文化基礎設施的落后,沒有組織力,更不用提文化中心等物質條件。由此不難看出,城市和農村間的比例嚴重不平等。
所以,想要更好的完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就應該縮短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讓城府加大財政的投入,建設農村鄉鎮間的文化中心或者是文化站,讓農民在農閑時候也體驗到豐富的文化生活,只有這樣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才能使人民群眾更好的平衡協調發展,進而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
三、如何發展群眾文化的策略
我們不僅要建設群文化,更要維護好,發展好群眾文化。開發出更多的群眾文化空間。主要有三項工作:開發更多形式的群眾文化、找出開拓群眾文化空間、要勇于創新文化的內容。
1.開發更多形式的群眾文化
都知道我國有5000年的歷史文化,但在目前,國外的先進文化也在逐步的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同時也應該借鑒下國外的優秀文化經驗,取之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促使群眾的文化多樣性。
2.開拓群眾文化空間
想要開拓群眾文化空間,應該尋找出多種有效載體。例如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產業相結合。要大力發展群眾文化也可以與文化產業結合,例如通過提高群眾的文化水準,開發拓展文化產業的消費和發展空間。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在保護的過程里也可以讓其與群眾文化發展相融,從而豐富人民群眾生活。
3.勇于創新文化內容激發熱情
相同的文化內容久而久之必定失去吸引力,所以應該學會用于創新,盡可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今天,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文化建設和社會化的發展還會進一步的促進我國的各類經濟的增長和文化的提升。總之,我們不僅要重視文化發展的工作,更要尋找更多的載體和形式來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進而滿足大家對群眾文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梁力生.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的走向分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2):240-241.
[2]劉惠.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讀與寫(上,下旬),2015(5):320-320.
[3]敖夢以,許士堯.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下的群眾文化建設研究[J].才智,2015(21):306-307.
[4]陳秀麗.群眾文化在新形勢下的建設和發展[J].速讀(上旬),2015(10):35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