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對農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狀況和環保投資的披露狀況進行分析,從宏觀與微觀角度對影響因素進行細化研究,結果表明財政收入增長率、流動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公司規模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顯著正相關,資產負債率與環保投資顯著負相關。進而提出,每年新增財政收入有必要向環保領域傾斜,農業企業適時減少流動負債、適當控制成本費用、積極擴展銷售提高營業收入、努力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能促進環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雙贏。
【關鍵詞】 農業企業; 環保投資; 影響因素; 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F2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11-0044-04
一、引言
進入21世紀,人類正面臨著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問題的挑戰。農業是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性產業,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重點產業,存在巨大的、剛性的、可持續的市場需求,因此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但近幾年來接二連三出現大米鎘、砷、汞含量超標,奶源中殘留的動物用藥、肉毒桿菌污染,果汁行業的“爛果門”事件;農夫山泉水源地污染紛爭、“黑心油”“地溝油”“轉基因”“瘦肉精”來勢洶洶……面對農業生產領域的種種亂象,農業企業是否應該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和環保責任?加入WTO,面對一系列嚴格的環保技術標準,我國必須對國際社會逐步履行環境承諾,執行綠色技術標準、綠色環境標識、綠色包裝制度、綠色衛生檢疫制度,但是近年來我國出口農產品因質量安全問題在日本、韓國、歐盟、美國等國外市場遭受綠色壁壘制約,出口屢屢受阻。農業企業是否應該加強環保意識和環保投資力度,從而提升我國的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環保投資一般具有“外部性”和“滯后性”,不能直接帶來現實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提升,因此現實國情下大部分企業缺乏環保投資的熱情和內在動力,普遍存在環保投資不足的狀況[ 1 ]。國內外目前對企業環保投資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不多,對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試圖利用農業企業2009—2014年發布的財務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通過實證研究尋求影響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因素。這一問題的解決關系到農業企業社會責任的提升,促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升級,為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二、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現狀分析
為保證研究的全面性和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本文的研究對象包括農副產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類制造業、飲料制造業、木材加工業、煙草加工業、農藥肥料制造業、農用專用設備制造業等企業。
(一)農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現狀分析
據統計,截至2014年5月,全國A股上市公司已達2 541家,共有605家披露了其201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3.8%。2009年至2014年六年來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社會責任報告2 269份,其中農業上市公司共披露了118份社會責任報告,占披露總數的5.2%,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到,截至2014年5月,農業上市公司已達149家,2009年至2014年六年來所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從6份增至33份,披露CSRR的農業公司數量占當年農業類公司總數量的比重(C/D)也由6.1%增至22.1%,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農業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 2 ];與此同時,綜觀整個A股上市公司,披露CSRR的公司數量占當年公司總數量的比重(A/B)由6.9%增至23.8%,而農業企業這六年的變化幅度與此大同小異,但歷年來均低于全國平均比重(A/B),說明從全國來看,在全部行業中農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愿處于中下游狀態,與其他行業相比,并非披露CSRR的積極領軍者;再者,披露CSRR的農業企業數量占披露CSRR企業總數量的比重(C/A)歷年來均在5%左右,變動幅度較小,一方面說明農業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披露存在行業穩定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農業企業對CSRR的重視程度近幾年來并未有實質性的提高,在所有行業中并不名列前茅。
(二)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披露狀況分析
通過查閱農業企業的118份社會責任報告,發現永安林業(000663)、瀘州老窖(000568)、燕京啤酒(000729)、五糧液(000858)、新希望(000876)、三全食品(002216)這6家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4年連續6年均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圣農發展(002299)從2010年起連續5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連續發布過4年的公司有11家,發布過3年的有6家,發布過兩年的有6家,僅發布過1年的公司有3家。在這118份社會責任報告中,只有67份報告提供了大量詳實的環保投資數據,其余51份報告只是以文字形式對環境績效、環境管理等內容作了簡要說明,這表明現實中對環保投資的披露仍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提上日程[ 3 ]。結合現有研究中對環保投資內容的界定,通過研讀這67份社會責任報告,發現環保投資的數據信息大部分集中在以下9個方面:清潔項目、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減排項目、節能節水系統設備、熱力回收節能改造、雨污水管道工程、相關稅費、企業環保專項基金、政府環保補助資金。
三、農業企業環保投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一)研究假設
根據2009年至2014年農業企業發布的年度報告,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以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額為因變量,以宏觀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企業規模、企業成長機會為自變量[ 4 ]。一般來講,宏觀經濟增長態勢越好,政府的政策重心才會向非經濟領域(如環境領域)有所傾斜,因此,筆者認為宏觀經濟形勢越好,環保投資才會越多,宏觀經濟增長與環保投資正相關;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余能力越強,說明公司資金周轉較靈活,才會有富余資金投向非生產領域(如社會公益),再者公司規模越大,說明公司資金實力雄厚,也會有大量閑散資金從事非生產活動,因此,筆者認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公司規模與環保投資正相關;另外,公司的發展能力越強、成長越快、成長機會越多,意味著公司未來需要大量資金的注入與扶持,資金會優先投向生產銷售領域,因此,筆者認為發展能力、公司成長機會與環保投資負相關。綜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宏觀經濟增長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正相關;
假設2: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正相關;
假設3:發展能力、企業成長機會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負相關;
假設4:企業規模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正相關。
(二)指標選取
1.環保投資指標:來源于農業上市公司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清潔項目、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減排項目、節能節水系統設備、熱力回收節能改造、雨污水管道工程、相關稅費、企業環保專項基金、政府環保補助資金這9個方面的環境數據信息。
2.宏觀經濟指標:用GDP增長率(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GDZC)、財政收入增長率(CZSR)來表示,這些數值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3.償債能力指標:用資產負債率(ALR)和流動比率(CR)分別表示公司的長期和短期償債能力。
4.盈利能力指標:用成本費用利潤率(CPR)和凈資產收益率(ROE)來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5.營運能力指標:用存貨周轉率(IT)和總資產周轉率(TAT)來衡量公司的營運能力。
6.發展能力指標:用銷售增長率(SGR)和總資產增長率(TAGR)來衡量公司的發展能力。
7.控制變量:本文選用公司規模(SIZE)和企業成長機會(GROW)作為控制變量。
(三)模型建立
(四)實證分析
1.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對農業企業相關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環保投資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巨大,標準差也相對較大,但均值相對較小,說明我國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波動非常明顯,不同公司間的投資水平差距非常大。從宏觀角度來看,2008年至2013年的GDP增長速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以及財政收入的增速相對比較穩定。從微觀角度來看,由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可以看到不同農業企業間的償債能力較接近,不同年份之間差別也不大;但由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可以看到,不同公司間的盈利水平差距明顯;存貨周轉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相差很大,但總資產周轉率的差距較小,農業企業營運能力的影響到底如何,下文需作進一步分析;從銷售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來看,不同農業企業的發展潛力具有顯著差別;但現實國情下不同農業企業的規模和成長機會是相近的。
2.實證結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了DW(Durbin-Watson)檢驗,當DW在2左右時,表明回歸方程能夠充分說明因變量的變化規律,方程中沒有遺漏較為重要的自變量,選用這樣的線性回歸模型較合適。實證結果如表3所示。
宏觀角度來看,GDP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是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正向影響因素,但只有財政收入增長率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0.1的t檢驗,GDP增長率的影響不顯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與環保投資負相關,亦不顯著。因此,假設1未完全成立,宏觀經濟因素中只有財政收入增長率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顯著正相關。
微觀角度來看,資產負債率是環保投資的負向影響因素,流動比率是環保投資的正向影響因素,且都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0.1的t檢驗;成本費用利潤率的回歸系數是0.455且通過了檢驗,凈資產收益率的回歸系數為0.092,因此盈利能力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正相關;存貨周轉率的回歸系數為正的0.061未通過檢驗,而總資產周轉率的回歸系數為0.361且通過了檢驗,因此營運能力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正相關。綜上分析,假設2未完全成立。償債能力影響方向不定,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是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正向影響因素。
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的回歸系數都為負數,且都未通過檢驗,公司成長機會的回歸系數為正也未通過檢驗,發展能力、公司成長機會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相關性很小,影響不顯著,假設3不成立。
公司規模的回歸系數為0.554且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0.1的t檢驗,公司規模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顯著正相關。因此,假設4成立。
綜上所述,財政收入增長率、流動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公司規模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顯著正相關,資產負債率與環保投資顯著負相關。
具體來講:(1)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不斷增加,一直保持著高速、穩定的增長,環保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因此,只要每年政府的新增財力向環保領域傾斜,那么環保就有了一定的資金保障[ 5 ]。但是和一般的固定資產投資相比,環保投資是一種相對獨立、比較特殊的社會發展投資,并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具有長期性和滯后性,對于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投資者來說,環保投資并非其投資的優先領域[ 6 ]。(2)對于農業企業來說,減少流動負債是提高環保投資的有效途徑,因為流動負債的減少可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流動比率,促進環保投資額的提升。(3)適當控制成本費用也是提高環保投資的有效途徑,因為成本費用的降低可有效提高成本費用利潤率,進而促進環保投資額上升。(4)積極擴展銷售、提高營業收入亦可促進環保投資,因為營業收入的提高可有效加快總資產周轉,產生富余資金進行環保投資。(5)公司規模越大,每年的環保投資額越多,這是因為大型公司較注重公司的社會形象,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更是積極贏得美好的聲譽和大眾口碑,在環保領域身先士卒。
四、結論
有關環保投資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并未有明確的結論,對有關國計民生的農業企業而言,研究則更少。本文研究的主要結論及創新在于:(1)從社會責任的視角入手,對農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狀況和環保投資的披露狀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農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隨時間在不斷增強,但在所有行業中其披露社會責任的狀況處于中下游狀態,并非積極領軍者;農業企業披露的環保投資數據集中在9個方面:清潔項目、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減排項目、節能節水系統設備、熱力回收節能改造、雨污水管道工程、相關稅費、企業環保專項基金、政府環保補助資金。(2)從宏觀與微觀的分類角度,對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影響因素進行細化研究。雖然環保投資受公司管理層環保意愿的主觀影響,但客觀方面的影響因素同樣舉足輕重,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財政收入增長率、流動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公司規模與農業企業環保投資顯著正相關,資產負債率與環保投資顯著負相關,GDP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公司成長機會與環保投資呈正相關但不顯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與環保投資呈負相關亦不顯著。由此,對政府而言,每年的財政收入有必要向環保領域傾斜;對農業企業來說,適時減少流動負債、適當控制成本費用、積極擴展銷售提高營業收入、努力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不僅能實現經濟利益的提升,在客觀上也能促進環保投資。相信農業企業會著眼于長遠利益,將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融入到經營管理之中,為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坤民.中國環境保護投資報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2] 張悅.環境投資與經濟績效關系研究:基于科技型企業的經驗證據[J].工業技術經濟,2016(1):111-121.
[3] 李祝平,班慧芳,于浩.采礦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究[J].會計之友,2015(20):21-25.
[4] 梁杰,張悅.遼寧裝備制造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經濟,2010(10):27-30.
[5] 張悅.國外環保投資理論對我國的借鑒與啟示[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9):86-92.
[6] 張悅,林愛梅.我國環保投資現狀分析與優化對策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