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
摘 要: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本文主要探討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意義與設計游戲教學應注意的問題,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及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游戲教學法 游戲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英語教育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為本,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本;培養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續發展的完整的人,將成人與成才結合,而不是單純著眼于學生在某個階段掌握了多少單詞和句型。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學習”的思想,也就是說,英語學習主要是靠學生自己體驗、感悟和內化。把握教學原則、創新教育方法是教師的職責。教師要用科學的教法影響學生的學習,只有教師教得有方,學生才能學得有法。游戲教學法適合時代發展和兒童心理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在游戲中學知識,在游戲中學做人,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內涵。
一、什么是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盡可能地采用游戲的方式,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設和諧、有趣、豐富的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方式。游戲教學法不僅使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興趣。我們倡導的游戲教學法吸收國內外外語教學的合理成分,結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際,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反思。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活潑好動、愛玩愛熱鬧的性格特點設計和組織英語教學游戲活動,使枯燥的英語句型操練變得簡單明晰、趣味無窮,同時有助于學生學習、掌握、鞏固、復習和運用所學知識,使語言學習富有實用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有利于學生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養成大膽說英語的習慣,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把游戲恰當地引入課堂,并充分發揮教學游戲的作用。
二、運用游戲教學法的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游戲不僅能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愉悅身心,還能使其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和形成一定的語言技能,最終形成初步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教學游戲,使游戲為語言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服務。例如:當學生學習了鐘點及日期的表示法后,教師便可組織孩子們做“現在幾點鐘”和“今天是幾號”等游戲,這類游戲對語言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當然,教師設計游戲時要注意語言情景的科學性和語言運用的準確性。例如:教學“Whats your/his/her job?”或“Is he/she a teacher?”等句型后,如果讓幾個學生分別裝扮成教師、醫生、學生、護士或工人的模樣,然后做“問一問”、“猜一猜”等游戲,這種明知故問的游戲情景本身是違背常理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這種毫無語用價值的教學游戲。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三、課堂教學游戲的原則
滲透性原則。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剔除西方文化的糟粕,汲取其精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設計真實的語言環境,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得、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發展健全人格,培養合作精神和社會公德意識,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創新意識,初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主體性原則。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敢于開口、勤于開口,對學生的成績加以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對學生的口頭錯誤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有錯必糾,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達一課時的70%以上。
多樣性原則。教師要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都是新鮮的認知主體,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要想使活動適合每個個體學生,吸引其興趣,就要使活動多樣化。
靈活性原則。學生活動過程的順利進行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如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材料、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方法的選擇等。當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的進行中遇到困難,受到阻礙將直接影響活動效果時,教師要隨機應變,果斷放棄已有的設計,靈活采取更合理、方便、科學的活動方案和方法,以保證活動過程的順利進行。教師要依據活動目標(包括認知、情感和動作技巧三個領域)、教材內容設計、教材內容特點、學生實際特征、活動環境等因素,靈活選擇不同的活動方法。
新穎性原則。活動過程設計的新穎,體現在設計活動過程時或在活動過程中突破常規和經驗發禁錮,不斷產生新的思路和做法,從而活動獲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
實用性原則。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在于使學生掌握、鞏固所學知識,更是把語言從準焦交際向實際交際過渡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利用所學的語言進行實際交際,這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
四、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必將迎來一個全球新教育的時代。掌握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是體現現代人素質的一個特征。從小學習英語這樣的觀念也為許多家長和教育機構所重視。近年來諸多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的研究證明:2.5歲~12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語言非常敏感,語言接受能力最強。因此,關注幼兒英語教育,在幼兒園和小學探索開展英語教學,已成為現代幼兒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但由于英語教育不像健康、科學、社會、語言、藝術這五大領域有著多年的實踐和效果,因此英語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明確孩子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是讓孩子說幾句簡單的英語,還是會背幾首英語兒歌,或是會唱幾首歌曲。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過程,應需要聽、說、讀、寫幾個階段,家長、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習過程,而不是過多地注重結果。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才是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小學期英語教育的目標是:“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他們具有簡單的英語模仿和聽辨能力。”如何才能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呢?我認為要使小學生樂學、善學,教師設計的活動一定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而且應與其他科目一樣,以游戲為主線,貼近小學生生活的英語教學是最適合小學生的。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兒童發展的需要,游戲成為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種必然。新《綱要》提出小學英語教育應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以游戲為主線。其特點是: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游戲教學法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化難為易,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另外,游戲教學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也就充分促進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五、結語
英語教學游戲實際上為學生創造了一種極良好的語境,在這種實踐中,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他們平時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運用,英語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獨立處事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也能使個別學生克服內心的自卑感、緊張感、拘謹等心理障礙,使個性向開朗、活潑、主動、熱情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教學游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