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濤
(河北省唐縣羅莊鄉伏城初級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淺談中學物理教學藝術
趙少濤
(河北省唐縣羅莊鄉伏城初級中學,河北 唐縣072350)
摘要:是否具有純熟的教學藝術是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教學要求教師要能使用各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要求教師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統一教學和因材施教這幾方面的關系,要求教師要設計好課堂教學,促使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藝術;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教師的創造性的表現,好的教學藝術能使學生迅速、透徹、愉快地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好教學程序,設置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建構者,讓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精神追求。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主動探索和主動的意義建構,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推動力。教師在進行中學物理教學時,要注意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突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設置物理情景教學,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具體的物理情景,來引起學生對某一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結合利用學生生活中日常碰見的物理現象來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那些現象產生的根源,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具有極強的功用性。例如,教師在講授“光”的折射這一知識點時,可設置一個具體的物理情景:用一杯水、有顏色激光玩具,讓同學們用激光透過水杯,再請同學一一觀察激光在水中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同學們會發現在水中的激光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折線。教師在同學們觀察了具體的教學情景后,請同學思考為何會導致這樣的現象。通過觀察實驗、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對這一知識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二)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物理樂趣。
中學物理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同學們進行物理實驗,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體會物理課堂的樂趣。例如,在進行電路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去進行具體操作。在講完電路這一節知識點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實驗道具,讓學生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深化對串聯、并聯的認識,理解到物理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物理實驗和物理操作性訓練是非常有趣并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但是具體知識點的講解和計算的教學卻顯得尤為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中學物理教師要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中學物理教學堂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民主、和諧、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能沒有約束地學習物理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學、獨自思考,教師也要重視對學生的指導,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為出現學習困難的學習提供幫助和指導。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群體力量,教師要善于利用班級已有的資源進行物理教學,要引導學生共同參與進課堂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合作的力量,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獲取物理知識,深化知識理解程度,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獨立思考并吸收其他同學的有益觀點,促進自己物理知識的增長和深化。
三、開展物理知識普及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書本上所學習到的知識是有限的,不能滿足學生對未知世界探索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密切結合物理知識普及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當前科技前沿的產品來向學生普及其制作原理,讓學生體會到學好物理知識能在未來獲得很大的成就,同時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例如,教師可向學生講授納米技術、懸浮列車、微波爐加熱原理的物理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給人類社會帶來的便捷。還有“三棱鏡分解白光”、“紙盒燒開水”、“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今后的積極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還可以結合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向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在感受新奇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
四、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效,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成效是學生獲得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著學生以后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樹立“每位同學都能得到發展”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強化教師的責任感,要對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學習成效進行肯定,樹立起學生學習物理的學習自信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不能對學生的觀念給予否定,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學生作出中肯的評價,讓學生敢于在物理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斷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總之,想要強化初中物理學科的整體教學效果,就要將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憑借興趣主動的吸收相結合。新課改環境下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學習物理。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和學生積極互動,要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雙方面的工作,重視對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能力的強化;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要通過興趣的激發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實現更強的能力運用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光祿.淺談中學物理的教學藝術[G].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
[2]周成香.淺談中學物理的教學藝術[G].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
[3]牟玉芬.淺談中學物理的教學藝術[G].吉林教育.2014(26).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