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悅,薛利國(.呂梁學院;.呂梁市消防支隊,山西 呂梁 033000)
?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礦山監控應用
常 悅1,薛利國2
(1.呂梁學院;2.呂梁市消防支隊,山西 呂梁 033000)
摘 要:以礦山監控的專業學習為基礎,通過大量煤礦事故的統計分析,以山西某煤礦為研究背景,根據影響煤礦安全的因素,采用層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心理、生理、管理、環境等4個單元13項指標的多因素多級指標評價體系,得到各指標影響權重,有針對性的提出整改措施,提高礦山的有效監控。
關鍵詞:礦山監控; 人因失誤; 層次分析法( AHP)
煤礦開采作為高危行業,事故頻發成為行業發展的現狀。國內外大量研究數據表明,80%以上的煤礦事故都可歸因為人因失誤[1],因此對于煤礦人因失誤的安全評價能從源頭上發現問題,降低事故發生率。本文通過對礦山監控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結合其實踐性,針對煤礦工人失誤行為的特點,采用層次分析法將礦工失誤行為分類并確定相關影響權重,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與預防,對于礦山監控有著積極意義。
1.1構建層次分析模型
層次分析法是借助模型展開的,一般由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構成,展示的是自上而下的從屬關系[2],其中準則層因素要根據影響因素的共性進行總結歸納,指標層因素要根據實際情況客觀陳詞。
1.2構造判斷矩陣
構造判斷矩陣的實質就是對層次分析模型的定量化,常采用問卷調查或頭腦風暴法對準則層和指標層因素賦值。若評價內容的指標層因素過多,可借助Yaahp軟件計算,提高計算準確性和效率。
1.3一致性檢驗
一致性檢驗的實質是對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進行計算,一致性指標值越大說明其一致性越差[3],一般而言,層次分析法對于其一致性指標達到數值1以下就認為判斷矩陣構建正確,否則要對判斷矩陣的賦值重新檢驗。
煤礦生產環境復雜,工人水平良莠不齊,企業管理決策等方面因素都是煤礦人因失誤行為的影響因素。本文以山西某礦井為研究背景,結合相關礦難事故的調查分析資料,構建煤礦人因失誤評價模型。
2.1煤礦人因失誤風險指標體系
對于工業安全的研究常從人、機、環三方面展開,煤礦人因失誤指標體系的建立也可借鑒這種分析方法。通過對大量礦難事故調查資料[4-5]的分析,將相關影響因素進行邏輯分析,得到煤礦人因失誤層次分析模型圖,如圖1所示,各指標層因素[6]如表1所示。

表1 指標層要素
2.2煤礦人因失誤評價體系權重確定
在模型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礦工的實際問卷調查及對相關事故調查組專家的咨詢等形式確定指標層與準則層各因素的判斷矩陣標度,并得到兩兩重要性的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煤礦人因失誤總目標層因素相對重要性判斷矩陣
通過軟件進行檢驗,該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比例為0.0077<1,模型構建正確,其中心理因素對煤礦人因失誤的影響權重為0.3468,生理因素對煤礦人因失誤的影響權重為0.1416,組織管理對煤礦人因失誤的影響權重為0.3838,設備環境對煤礦人因失誤的影響權重為0.1279。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檢驗每一個準則層的判斷矩陣一致性,直到其一致性比例小于1為止,以組織管理準則層為例,如表3所示。

表3 組織管理準則層指標權重
同樣的方法可以確定心理因素準則層、生理因素準則層、設備環境準則層的一致性比例與權重,在此不多贅述。通過運行軟件得到煤礦人因失誤指標層權重為:社會心理-0.0567,家庭心理-0.103,個人不安全心理-0.1871,年齡-0.0698,身體狀況-0.0277,性別-0.044,應急預案-0.1289,安全教育-0.12,安全文化-0.0582,規章制度-0.0766,環境狀態-0.0268,工序-0.0307,設備人機性-0.0703。
結合分析結果可知,山西某礦井存在人因失誤風險,尤其在礦工存在不安全心理和應急預案的制定方面,根據以上評估結果,在煤礦的日常安全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防患于未然。
(1)加強礦工技能培訓與心理素質培訓,通過一些事故案例教育,讓礦工主動遵守相關操作規程,降低不安全心理引發的事故隱患,同時加強三級教育與特殊工種專項培訓。
(2)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作業環境[7],減少不良作業環境對工人行為的干擾,同時注重煤礦儀器設備的常規檢查與先進設備的引進使用,將環境治理作為煤礦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3)利用經濟、行政等手段推行本質安全化、工作方法安全化、操作安全化和環境安全化,同時加強安全管理,尤其是基礎工作,杜絕以包代管、安全責任不落實和現場設備管理松懈等問題[8]。
(4)加強監管力度,配備專職安監人員,將安全管理常態化。
參考文獻:
[1]孫繼平.煤礦安全生產理念研究[J].煤炭學報,2011,36(02):313-316.
[2] 張村峰,卞奇侃,蔣軍成.基于“事故樹-層次分析法”的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10):100-105.
[3]王斌,常顯奇,陳浩光.AHP方法中關于判斷矩陣一致性的研究[J].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02(05):100-103.
[4]尉遲曉麗.煤礦人為失誤預防與控制的動態安全體系研究[M].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5]朱月敏.煤礦安全事故統計分析[M].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6]魯娜.煤礦安全文化評價研究[M].河北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7]孟江.關于煤礦環保工作的建議和設想[J].中國化工貿易,2014(21):50-51.
[8]史波.煤礦企業應急管理系統構建與應急能力評價研究[M].哈爾濱工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121
基金項目:面向礦山監控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過程研究項目編號:JYZD201407
作者簡介:常悅(1987-),女,河北秦皇島人,助教,主要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