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德育文化的滲透是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及思維形成的基礎,學校要提升小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轉變教學模式,通過轉變學生的思想來改變教學的效果,因此,將德育文化滲透到數學教學內容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教師在這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要善于創設教學環境,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將德育文化融入到數學教學的方法方方面面,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讓學生在優質的教學中獲取新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它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寓德育于小學數學之中,這是教書育人、全面實施數學教學目標的需要。數學課程標準明確 指出,在學習數學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仔 細分析小學數學教材就會發現,教材的許多地方都蘊涵著德育內容,如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滲透,尊師愛生情感的培養,美的情操 的陶冶等等。這些德育內容與具體的數據相結合,以優美的主題圖呈現,對初諳世事的小朋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有意識地關注這一領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積極探索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 育的方法與途徑。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技能,還要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學會做人,養成良好的習慣,懂得做人的道理,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學校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占了很多的時間,只有抓好各學科的德育滲透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或多或少滲透著德育教育的因素,這些德育教育的因素有顯性與隱形之分,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尋找平臺,挖掘這些德育教育的因素,將其與數學學科教學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滲透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和分數,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沒有落到實處,以至于我們對于數學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沒有挖掘和利用,導致對于這一資源的浪費和流失。為此,教師應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另外,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介紹一些我國的發明創造,如“九九口訣”和“七巧板”的發明,“珠算”的歷史,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適時從小培養學生的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精神品質。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在生活中仔細觀察認真探究,就會找到德育的素材。
二、加強言傳身教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工作中我總是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到晚歸,經常深入班級。有的學生不喜歡學習,厭惡做家庭作業,我就經常利用空余時間或放學后守著他們做,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解不懂的知識點,這樣做既改正了他們的壞習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說,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從教師的身上,學生會無形中感到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他們會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地約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教師應以高尚的師德向學生傾注愛心,去贏得學生的信賴,構建純潔的友誼。學生尊師,往往是教師愛生的體現。學生只有生活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體會到校園生活的樂趣,樂于學習,激發其熱愛學校、熱愛人生的情感,進而會增強榮譽感、進取心。
三、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滲透德育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幾個板塊中有一個板塊是研究性學習,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將這一內容落到實處,對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來說也具有良好的功效,在數學活動研究的某一主題中,在學生合作探究,合作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慢慢提升的學生的自理能力、自學能力、自治能力、自律能力和自強能力,養成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的好習慣。
四、數學學科中的德育滲透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每一位科任教師要樹立全員德育和全程德育的思想,摒棄對學生的德育教師只是學校領導的事情,或者只是班主任的事情,摒棄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僅僅是思想品德教師職責的消極思想。只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獻出一點愛,把學生的品德教育看成是自己的工作,就會做到教書與育人相輔相成。
(二)各科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知曉科學的德育理念和現代教育理論,并能理論聯系實際。
(三)各科教師通過學習和研究,能熟知學科德育的途徑和方法,找準數學學科實施德育的著力點,并能創造性地加以聯系,力爭形成體系。
(四)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要公正、合理,允許多種評價方式的存在,注重德育實效。
總之,準確提煉和尋找到數學學科德育的切入口,使我們的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逐步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國民道德修養。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精心設計,不僅會使學生受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 ].北京: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
[3]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編.新課程與學生發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1.
[4]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