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中學,便走進了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這里有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寧靜安詳的紅磚樓、活力四射的運動場、碧綠的草地、秀頎的樹木,讓人心曠神怡。這里早晨有朗朗的讀書聲,中午有悠揚的鋼琴演奏曲,下午有接軌國際的社團選修課;還有隨處可見的高科技信息化教學設備。而這一切都讓身處北京中學的莘莘學子受益無窮。
在北京中學的大家庭里,有這樣一名優秀的老師,他是數學教學信息化隊伍中的佼佼者,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者,課上與學生共同暢游知識的海洋,課下和學生一起在運動場馳騁。

課下與孩子們玩耍
他就是來自北京中學的王來田老師,他亦師亦友,是北京中學學生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名師在線》走進北京中學,邀請王老師分享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名師在線:王老師您好。當前,很多學校和老師越來越重視信息化教育,在北京中學各種高科技的設備也是隨處可見,信息化教育給您帶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王老師:信息化是對自主學習的有力支撐,是實現教育個性化的有效策略,“快捷有效”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以前我們都是想怎么禁止學生玩手機、電腦,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可是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信息化的時代,他們可以說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我們怎么可能無視這樣的現實拒絕信息化呢?我們的教學設施正在逐漸電子化,“微課”開始穿梭在老師和學生的手機、電腦中。教育的表現形態開始網絡化、在線化,學習無處不在。如何實現教師在線服務、個性支撐,信息化、移動化成為必須的選擇。
名師在線:確實,現在微課幾乎成為老師的一項必會技能了,那王老師您認為微課這種教學方式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北京中學“學生最喜愛的教師”
王老師:我覺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微課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讓老師和學生不再拘泥于學校的時光,具備非常良好的及時性、選擇性。
名師在線:那王老師您現在是使用什么軟件錄制微課呢?
王老師:現在是用“超級講師”錄制,它的前身是掌上課堂,我已經用了快兩年了。
名師在線:為什么選擇這款軟件呢?
王老師:要說為什么,那就是用起來真的太簡單了,功能也太齊全了,在里面我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班級。我一直認為一款好的微課軟件首先就是用著要簡單、方便,反之就會給老師增加很大的工作量,這樣就適得其反了,反而會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軟件是給老師幫忙的,而不是添亂的。
名師在線:給你的教學帶來了哪些便利?
王老師:首先“超級講師”很“管用”,有需求的學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他們根據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情況來選擇看視頻學習,要不要學、什么時候學、學幾遍……都依自己的情況自主決定,體現了對學生學習的個性化支撐。我除了自己錄微課,也會發動學生講,讓學生自己錄。如果學生可以很清楚地講解一個問題或一個知識點,那么我相信學生自己已經融會貫通了,對于這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我有一個觀點——“教”是最好的“學”。第二,“超級講師”很“好用”,你可以用于應對新知學習,也可以用于難題講解等不同情況。第三就是數據統計自動生成,在“我的班級”中,我可以隨時看到學生的學習進度:有多少人看了視頻,有多少人沒看,看了多少等等,我都一目了然,這對于了解學生、管理學生都非常有效。
名師在線:在信息化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家長方面的反響怎么樣?
王老師:至于家長方面,我都會事先在家長會上說清楚,要跟家長進行溝通,共同配合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移動設備,讓家長認可這樣的學習方式,目前看來還是很順利的。

為教育部“國培計劃(2015)”做“互聯網+教育”專題培訓
通過此次采訪,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北京中學老師的創造力,在信息化教育中加入學生們感興趣的因素,潛移默化地給學生提供支持和指引,讓學生更好開展個性化學習、聯系性學習、體驗性學習。
“世界因我更美好”是北中的校訓。從學生個性需求出發,教師從供給側提供服務,這或許就是王老師教學中的人文性與創新性的具體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