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方
摘要:我國早已進入私人購車時代,溫州市機動車數量激增,而城市道路及停車位發展遠遠滯后,因此引發的“停車難”問題成為我市尤其是舊城區急需解決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制約中心城區發展、阻礙區域經濟和環境美化的整體提升、影響民眾交通出行的重要因素。但“停車難”現象同樣催生出蘊藏巨大市場和商機的“停車經濟”,而立體智能停車庫的全面建設發展是有效緩解和改變舊城區停車難的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立體智能 停車庫 停車經濟 發展方向
一、溫州市區交通發展與停車供需概況
截至2014年底,溫州市區現有小型汽車約46.5萬輛,其中私家車約43萬輛,平均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位于全省第一,達到96輛;而停車泊位僅19萬個,相當于2.44輛車才有一個停車泊位,供需及分布嚴重失衡,特別是市區大部分舊住宅小區無配套停車場,停車難問題尤為突出。因此急需在用地緊缺、道路狹窄的舊城區加大停車泊位的發展建設,以切實緩解市區停車難的問題。
二、溫州市區停車難和交通擁堵的主要焦點問題
(一)城市整體規劃相對落后,造成道路擁堵與通行效率嚴重下降。由于溫州社會經濟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汽車保有量飛速增加,致使當前城市道路與泊車規劃相對落后。其中城市功能區規劃和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交通密集,城市停車配套建設發展滯后,以及發展的區域性不平衡,使現有停車泊位遠無法滿足停車需求。
(二)住宅區生活環境遭到破壞,“無車族”與“有車族”矛盾加劇。隨著大量汽車進入居民生活住宅區,使原先停車位欠缺的舊城區情況更是嚴重,生活環境惡化。每到夜晚汽車占據小區通行道、綠化帶,居民生存空間被逐漸掠奪,若問題不及時解決,“無車族”與“有車族”之間矛盾將愈來愈深。
(三)用地資源稀缺,部分可用資源沒有得到優化利用。溫州工廠企業和人口密集,因樓宇經濟,房價、地價高速飆升,可供城市停車配套用地缺稀,加之路內停車凌亂無序,部分舊住宅區公共用地空間卻未能有效開發利用,造成城市空間資源極大浪費。
(四)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生活環境遭受影響。一是停車難和交通擁堵,對溫州旅游城市的整體形象大打折扣;二是很多餐飲、商場、超市等商業因周邊停車位數量嚴重不足,造成客戶流失,企業效益受損;三是為尋找車位汽車無效行駛里程增加,浪費了能源、時間,極大降低了居民生活舒適度和幸福指數。
三、國外停車經濟現狀與國內城市停車發展方向
(一)國外停車經濟現狀。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停車規劃和布局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來看,基本從被動建設轉變為主動引導并通過調整交通結構,將合理布局停車場和提高已有停車場的利用率相結合,使停車業成為年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大產業。例如日本土地資源稀缺,停車也是老大難問題,但他們的停車場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已形成了一大發達產業。其大型停車場大多由企業或社會團體建設,一種是在高層建設的地下幾層,車位從幾十個到幾百個不等,既有內部免費停車,也為外來車輛提供收費停車服務。
(二)國內城市停車發展方向。近幾年,國內部分城市先后借鑒國外先進的停車設備和管理理念,在分析自身停車現狀和今后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政策,向多元化的停車方向發展。從合理規劃配置市中心到郊區的停車需求,從地面平面停車發展到地上、地下空間的立體停車,從人工停車到智能停車發展,從簡單的交通管理系統到智能誘導交通管理系統的發展等,使城市交通狀況和停車難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例如溫州已逐步從平面停車向智能立體停車方向發展,現有立體智能升降橫移式如溫州匯車橋公寓停車庫,建有泊車位1∞O個,有兩層和三層兩種模式;垂直升降塔式停車模式如溫州市物華天寶附近的立體智能車庫,高約50米、共25層,占地50平方米,能供給50個車位等。溫州“停車經濟”中蘊藏的巨大市場空間和無限商機顯而易見。
四、立體智能停車庫在溫州發展的可行性
(一)立體智能停車庫的特點與優越性。立體智能停車庫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占地少,空間利用率高,其占地面積約為平面停車場的1/2-1/2.5;二是選點靈活,單個立體智能停車庫最小僅占地50,可充分利用繁華鬧市區的零星空隙土地來實現多層立體存車;三是存取快捷,實現全自動控制系統,一般一次存(取)車不超過120秒。此外,在安全性、外部造型以及改善市容環境等方面都具有優越性。可以預見,在城市用地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立體智能停車庫將成為發展主流。
(二)立體智能停車庫在溫州發展的可行性。溫州市區現有停車位遠遠不能滿足高增長的停車需求,若能科學合理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將切實緩解市區存在的停車難題,立體智能停車庫在溫州的發展具有以下可行性。一是發展地下空間已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溫州市也于近幾年出臺了停車庫發展建設相關政策,鼓勵國企、民企發展停車設施建設;二是立體智能停車庫(場)的建設,己在國內逐步推廣實施,技術也趨于成熟,并在不斷改進完善,而立體智能停車庫在溫州應用較少,特別是圓筒立體式和深井式等地下智能停車設備目前尚無一例,但在國內其他城市有成功案例值的研究與借鑒,故在溫州城市發展建設中應充分考慮。
綜上,隨著私人汽車的迅猛發展,我國將產生巨大的停車商機,由立體智能停車庫所帶動的增值前景不可估量。而為尋求溫州舊城區停車位剛性需求的解決辦法,結合區域性的實際情況,立體智能停車模式的發展建設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值得全面推廣建設。同時需要政府統一指導規劃,全面落實優惠政策的推廣實施,加強交通組織、營運等方面的監管,快速、有效的解決各項制約因素,為停車位的全面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促使靜態交通和動態交通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