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當拋棄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之中不足的地方,通過更改教學理念,提高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等方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思維拓展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17-01
素質教育在我國小學已經全面推行落實,通過普及新課標與新教學大綱,拋棄了傳統教學中陳舊的教育模式,推動了教學理念的更新與發展,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發展的唯一標準,而是通過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學生課堂表現、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多方面評價,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一、新課改中教學觀念的轉變
1、更改教學理念。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模式與教師的教學模式都屬于“填鴨式”,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掌握理論知識,而且缺乏知識的使用方法以及實踐,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掌握理論知識的背記,當學生出現理解困難時,教師也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由于缺乏自主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成績逐漸下降。為了將新課改推行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更改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方向,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合理運用合作教學、小組學習等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的現狀,從而推行素質教育,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2、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常用的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進行敘述與板書,學生進行筆記與練習的方式,這種學習模式在使用過程中枯燥無味,不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依賴教師。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開展個性化教學,開展小組討論或者合作學習的模式,通過探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當出現困難時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排出代表進行講解,這種學習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將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主體低位之上。
3、提高學習興趣。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學科,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卻將數學作為一個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小學數學課成為富有情緒色彩、形象有趣的課程,通過引導的方式將數學帶入學生的生活當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二、新課改中學習方法的轉變
1、自主學習。在新課改理念中,需要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在傳統教學方法中,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述讓學生獲取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過分依賴教師。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當前新課改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與學生配合實現。例如:在學習有關四則運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首先就有關生活的情境進行提問:每位同學回家后隨機抽取四張撲克牌,然后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得數為24,并在第二天上課時將可以得出為24的撲克牌帶到課堂當中,在情境教學影響下,學生在家中通過預習四則運算的方法,合理運用理論知識,得出答案。在課堂中,可以邀請得出答案的同學上臺進行講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生講解之后,引入四則運算法則,進行學習。
2、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通過將學生分為4到6人的小組,在自主學習之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表達出自身看法。通過合作探討的方式,了解自身學習結論的不足,或者幫助其他理解困難的同學,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當中共同進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同學之間的感情。
3、創新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書本教材中的知識,應當通過引入課外相關的教材或者知識,開拓學生視野,達到創新學習的目的。為了避免學生思維僵化,教師可以通過開發創新,將書本中原有的知識進行拓展,提出需要思維拓展的題目,讓學生大膽回答。當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進行責怪,而是聽取學生得出結論的理由,找出其中的優點或者不足,使學生在創新學習的過程中認知自身的不足,拓展自身思維的同時,鞏固了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新課改中評價機制的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評價學生的依據只有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但是考試成績并不能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唯一評價標準。在新課改的理念當中,評價機制應當從以考試成績為標準的單一機制轉化為多方面評價的多元評價機制。在評價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也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思想道德等方面因素,并且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促進新課改實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結束語:小學是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而小學數學更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小學教師應當加強新課改理念的實施,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興趣開始,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能力,促進數學成績的提高,將素質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 強.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4)
[2] 張 宏.試談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學周刊:B.2012(1)
[3] 孫中環.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