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雙林 程麗紅
【摘 要】數字化校園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如何建設適合自身發展的基于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系統,同時利用云平臺探索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以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為例,分析了其建設現狀,同時提出了構建基于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建設的重點方向。
【關鍵詞】云平臺 高職院校 數字化校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C-0085-02
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要與其對應的教育階段相適應,不同教育階段其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點不盡相同。《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明確提出: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推進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相關標準;加快職業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消除信息孤島。以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其數字化校園建設現狀,提出今后建設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和今后建設過程中的重點方向。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
由于我國教育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因此,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在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所需面對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如下:
(一)建設現狀
目前,學院網絡基礎設施已建設完成,現擁有鵬達系統(用于教學管理的教務系統)和校園辦公系統(主要包含公文流轉、工資查詢、財務報銷、郵件系統等功能)。其中每個系統之間相互獨立且各自需要一個獨立的服務器來支持相關業務。
(二)下一步構建思路
學校將加大建設力度,建成先進的數字化校園的應用支撐平臺和完善的數據中心基礎平臺、綜合統計分析平臺和數字化校園應用系統。數字化校園系統將提供統一門戶管理、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認證管理和共享數據中心等服務;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和進行數據中心容災平臺建設,同時建設數字校園綜合應用系統,全面實現基于云計算平臺的科學計算服務等目標。
二、搭建基于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高職院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是學校結合自身情況,構建信息化校園的一項重要工作。從我國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來看,大體經歷了以構建網絡基礎設施為主的建設階段、以構建應用系統為核心的階段和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為核心的建設探索階段。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為核心的建設探索階段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基于云計算平臺。構建基于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需要重點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問題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幾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庫相互獨立,“信息孤島”問題比較突出。構建基于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系統,要整合現有相對獨立的應用系統數據、搭建一個統一的數據中心,從而保證數據來源的唯一性,同時對數據進行實時更新,有效避免數據的重復建設及數據不同步的問題。目前,國內的廣州大學二十幾個系統已經部署在戴爾搭建的云計算平臺上,二級部門的門戶系統也都構建在云計算平臺上,實現了門戶系統的統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還節約了投資成本。
(二)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中心
建立信息門戶平臺,對于學校的多個應用系統來說,用戶只需要一個唯一的身份即可實現全面的訪問和管理,同時在訪問過程中保證應用系統的安全性。
統一用戶身份管理:制定相應的建設標準,規范用戶命名規則,實現信息的集中存儲和管理,保證用戶身份的唯一性。
統一權限管理:不同的用戶分配不同的權限,只能看到其對應權限能夠呈現的信息,同時不同權限有不同的管理級別。
單點登陸服務:用戶只需登錄信息門戶平臺,即可操作及管理所有的系統應用,實現一站式登錄服務。
統一資源訪問控制:能夠根據用戶的不同角色,實現對應的資源訪問權限控制。
資源訪問安全審計:建立完善的日志庫,以便在系統出現問題或需要審核用戶是否有違規操作等信息時,能夠及時、快速地進行追溯。
(三)充分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
有效地解決數字校化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高投入:目前,學院擁有數個應用系統,不同的應用系統均需獨立的服務器支持,同時為了確保系統應用的正常訪問,各服務器除了7×24小時確保開機外,還需對關鍵數據進行備份,以更好地應對系統故障。
難管理:不同的應用系統,對服務器的要求不盡相同,需要規劃不同類型的服務器支持,每個應用系統均需人員來維護,其管理人員需求多、管理難度大。
低效率:學院用于教學管理的鵬達系統,除了期末、期初的教學安排及學生選課以外,其余時間利用率很低,而且在學生進行選修課選課階段,系統反應速度慢,出現系統崩潰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系統的平均利用率非常低,但系統的維護成本及用電能耗并不會因此而降低。一旦服務器發生故障發生數據丟失后,其處理難度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選課的進程,甚至會影響正常教學活動。
三、基于云平臺的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點方向
(一)搭建高性能的云平臺
構建一個完整、統一的數字化校園云平臺,提高業務響應能力,對現有應用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建設校園網絡應用子系統,主要包括日常辦公、教育教學管理、校園即時通信、集成校園論壇、招生就業管理、實驗教學管理等系統,為職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全面的系統支持。
(二)構建移動校園,探索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
構建基于云平臺的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推動學校日常辦公、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構建多元化、智慧化的校園信息服務環境,從而提高學院的辦公效率。移動校園平臺以云平臺的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基礎,將建立在云平臺上的運用豐富的現代教育理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的微視頻等大量的學習資源和系統應用軟件,在現代化的通信技術的支撐下進行移動式的展現。針對院領導、中層領導、團隊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普通教師、學生、家長等自身的需求,給予不同的權限,分層次、分類別的確定移動信息平臺所提供內容。制定不同類型的App,確保用戶能夠方便地獲取相關信息。充分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化設備,完成相關人員的信息管理,工作任務提示、催辦、督辦等業務。建立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尤其要建立一批重點課程的優質微視頻資源,打造移動式學習平臺,使得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隨時隨地進行點播及觀看,彌補課堂教學中對知識掌握的不足。
移動校園平臺可以通過應用系統的日志信息、對各類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的情況,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及對知識掌握的情況給出合理性的建議。同時對學生學習采集的數據情況進行匯總,幫助我們找到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一些關鍵因素,找到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有針對性地輔導、為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進提供基于實證的判斷。
(三)應用系統集成
在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過程中,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如何對現有的應用系統及硬件設備資源做取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對于不適應學校發展的應用系統要堅決廢棄,重新建立一套為學校量身定制、具有良好可擴展性的應用系統,對于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現有應用系統予以保留,從而節約建設成本。現有應用系統與新建業務系統的集成過程中要處理好數據集成、身份集成、以及應用發布(界面)集成。
數據集成:制定相應的數據標準,充分地利用現有系統數據,將現有應用系統中的合格關鍵數據進行抽取并提取到統一的數據中心中。
統一身份認證集成:按照數字化校園相關建設標準,通過統一的身份認證平臺,完成現有系統與新建系統的集成工作。同時,身份認證平臺要有擴展性,能夠與后續建設系統無縫對接,以確保后續建設系統的接入及調試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應用發布(界面)集成:主要是將各應用系統整合到信息門戶中,從而實現用戶的一站式登錄。
(四)云環境下數據采集與高等職業院校數據平臺無縫對接
將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平臺中所需數據融入到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數據中心,根據需要可以實時生成數據平臺所需數據并導入到數據平臺對應表格內,避免教師及相關人員反復填寫重復數據的情況。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要求,實現網絡版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與數字化校園應用系統中各類信息的無縫對接。
構建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數字化校園系統化,能夠有效地提高學校日常工作辦公效率,節約辦學成本,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工作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云平臺的搭建,使學校變成了信息化的校園,它使數字化校園建設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路上得到較好的發展,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與國家提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洪波.高校數字化校園云計算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7)
[2]許利軍,閃永強.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2013(5)
[3]郭鵬,紀青瑩.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化校園架構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5)
[4]王巖.探析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4(6X)
[5]董艷麗.云計算在高職高專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