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琴
摘 要: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思維活動的創新程度。它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攝取改組和運用,表現為對新思想、新技術的發展和發明,而且也是一種追求創意的意識,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種善于把握機會的敏銳性,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并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此,本文這一問題進行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18-01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語文課程改革的核心。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在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學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激發其獨立思考,培養創新性思維是每個教師都要必須面對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多年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深入研究,探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尊重學生學習課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著把握了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契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起點是獨立與自主,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學習者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的自主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基礎。認識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腦對外部信息并非被動接受,而是主動獲取。選入語文課本的是一篇篇紛繁復雜、展現五光十色的現實世界和作者內心世界的文章。學生在學習每篇課文時,都可以根據其知識和經驗多角度地、主動地學習,得出五花八門的結論。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并認可學生學習課文的自主性,允許他們對課文有著不同于教師和專家的理解。學生的這種自主性保證了學生本身原有的認知結構與課文所提供的信息之間得以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任意的聯系――認識結構同化或順應外界信息。這兩種類型的理解,都會帶來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和提高,同時也帶來學生學習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灌輸所謂的標準答案,往往就不能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發生聯系,而最終成為學生機械記憶的內容。鑒于此,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讓學生感到老師和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讓學生可以自由讀書,自由思考,自由發言,同時把教師的講和問壓縮到最低的程度,使學生有屬于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有進行創新活動的時間,這樣就能有效地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啟發學生質疑問難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有的創造和發明都是源于發現問題和質疑問題。初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并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喜歡提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和根本。第一,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體現這種天性,使學生增強質疑的意識,且要啟發學生怎樣更好地質疑。第二,教師應當合理和積極評價學生的質疑。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質疑,激勵學生爭辯,允許出錯和改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這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把握住最住時機,渲染氛圍,再現情境,通過實施有關的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質疑。只有如此,學生的質疑才能夠跟教材的知識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夠變得更加持久和穩定。
三、重視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的訓練,提高思維水平
發散性思維是指能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而得到多樣性的解決問題方案的思維方式。思維的敏捷性、變通性和獨特性是發散性思維的主要特點。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同一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輻射性的發散思考,而獲得對問題的全面、豐富的認識,把握問題本質。不管是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或是語文知識的教學都可以展開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例如,圍繞“路”展開發散思維:家鄉之路的變遷;人生之路貴在探索;成才之路要由智慧和汗水鋪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還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訓練思維的流暢性。讓學生迅速地拋出一些觀點來,不用遲疑,也不用考慮質量的好壞,旨在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質量的評價可放在結束后進行。
聚合思維是相對于發散思維而言的,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搜集所有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再進行重組和推理,以獲得唯一正確答案的收斂式思維方式。只有將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有機結合,才能切實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硬性地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結論,而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資料,讓學生提出各種假設和可能性,再從中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找出最佳方案,提高聚合思維的能力。
四、創設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環境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敢于對有權威的名人名家提出不同的觀點,所以,要打破一定的思維定勢,在混亂無序的思維過程中理出一個明晰的思路。因此,課堂設計要給學生一個培養創新思維意識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應該經常這樣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總而言之,初中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研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不僅有利于教學方式的改善,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感悟能力以及觀察審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二雙.中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B版,2011(12)
[2] 王麗萍.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D].河北師范大學,2006
[3] 邱六碧.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目標與路徑[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7)
[4] 劉光國.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成功(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