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琴琴
【摘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引導學生采用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來進行閱讀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現狀 對策
在當前英語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相距甚遠。閱讀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分析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找出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由于學生的時間、能力和活動范圍有限,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限時閱讀中掌握一些閱讀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一、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多年來受傳統教法的束縛,我國的英語教學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輕語用能力的培養,過分拘泥于字、詞、句知識的教拳,而忽略了語篇層次上的教學,使得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中國學生在花費了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發現功夫全白費了。仍然是原文書報看不懂。這都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利于英語學習的環境中,由于缺乏實踐,即使是學會了的詞也會被逐漸遺忘。為了創造一個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環境,避免遺忘或少忘。應該通過閱讀使枯燥無味的詞匯生動起來,從而實現反復運用并鞏固的目的。英語學習者閱讀時遇到的困難主要有:
1.詞匯量不足。豐富的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講,詞匯量的大小代表著英語水平的高低。經驗證明,許多學生在學習上落后,或干脆放棄英語學習,就是由于他們從一開始就懶于記憶生詞。沒有大量使用過詞匯。
2.背景知識貧乏。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英語句子中沒有一個生詞。可就是看不懂,這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緣故。
3.閱讀技巧欠缺。很多學生在閱讀時一個詞、一個詞地讀,碰到生詞就查詞典, 一個句子不太懂,也要停下來思考半天,造成閱讀行為的中斷,把泛讀變成了精讀,閱讀速度太慢,閱讀量太小,極大地影響了閱讀效果。
二、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獲得。下面談幾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
1.抓中心思想。學生根據自己水平選取一定長度而有趣的閱讀材料或面對教師提供的材料,不作預習,按速度要求限時讀完后,應該對文章意思大致心中有數了。然后對自己預測進行檢驗,重新閱讀一遍,或與其他學生交流,或者向教師進行反饋,進一步明確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讀懂文章、領會意思外,還可以培養訓練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歸納綜合能力,會有助于他們在閱讀中更加明確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
2.找主題旬。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每個段落都是圍繞中心而寫的,而每個段落里常有一個主題句表達這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則圍繞主題旬而展開。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通過尋找每段的主題旬來理解段落的大意,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數的主題旬位于段落開頭,另一些位于段落中間或結尾。
3.猜詞。在閱讀文章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詞。這時有些學生就會常查閱字典,這種習慣對閱讀是很不利的,既影響了閱讀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連貫性。因此高中學生要學會猜詞義:這種猜詞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準確地猜詞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強單詞的記憶。
因為經過自己思考獲得的東西在大腦中留下的痕跡更深刻,同時閱讀速度也大大地提高。文章中詞的詞義可以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系、反義詞關系,理解整個句子或段落以及詞的構成方法等形式獲得。
4.推斷作者的意圖和觀點。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的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度。
5.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應該說,高中每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精品,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能夠喚起廣大高中生的興趣與注意力。但是,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教學的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里和狹窄的一本書里, 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 以便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提高學生的能力。方法一:每周選擇兩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課后閱讀,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方法二:在高中開設英語作品選修班。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廣泛開拓題材范圍。可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 也可采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這些材料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并且富有時代氣息,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三、結束語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是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需要講究技巧。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明確教師的主導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大膽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潛能,才能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調活動,在活動中理解課文新知識點。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個性特點等,由教師引導進行多元化活動,同時,要堅持不懈地去訓練、去積累、去探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達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l]《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