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摘 要】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提供的最大產品,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賽事作為商品同樣也遵循普遍的經濟規律,可以從中分析體育賽事的需求和供給。
【關鍵詞】體育賽事 消費者 比賽門票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120-02
體育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中,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提供的最大產品,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賽事作為商品同樣也遵循普遍的經濟規律。本文從體育市場的內在規律入手,簡析體育賽事的需求和供給。
一 體育賽事需求分析
體育賽事需求是指體育賽事的消費者,即賽事觀眾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如一個比賽周期內,在每一個場次門票價格水平下,有能力購買并且愿意消費的體育比賽數量。因此,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首先要有對體育的熱愛和由熱愛引發的消費欲望;其次還應有相當的消費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影響體育賽事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賽事門票及體育賽事相關商品的價格
體育賽事門票價的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需求量越大。體育賽事相關的商品主要是體育賽事的附屬產品,這些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體育賽事。相關商品包括互補品和替代品。互補品主要是體育賽事的附屬產品,這些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體育賽事的需求,但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如:現場觀看體育比賽必需的交通、食宿等價格,在家觀看體育比賽必需的電視機等價格。當交通很便利,價格降低,對體育賽事現場觀賽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對體育賽事現場觀賽的需求則會下降。替代品主要是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商品。這些商品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體育賽事現場觀賽的需求,且影響很大。如一場音樂會價格提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公眾的興趣轉向其他,包括體育比賽等;反之,部分人群則會減少對體育比賽的需求。
2.消費者的偏好
消費者的興趣、偏好會對體育比賽的需求量產生重大影響,偏好程度越高,需求量越大;相反,偏好程度越低,需求量越小。消費者對于體育比賽的偏好受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示范效應、廣告效應等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影響。
3.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分配平等程度
在某一個特定地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趨向平等,體育比賽現場觀賽的需求才可能持續增加;反之,會導致需求減少。體育比賽屬于正常商品,消費者的收入愈高,對它們的需求就愈大;反之則愈小。
4.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
某地區人口數量的增減會使體育比賽現場需求發生同方向變動。人口數量增加、人口結構的年輕化,將會增加對體育比賽現場觀賽的需求;反之,則會減少對體育比賽現場觀賽的需求。
5.政府的體育產業發展政策
政府對于體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能夠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引導社會的體育消費,從而激發消費者對體育比賽的消費需求;反之,則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對體育比賽的消費需求。
二 體育賽事供給分析
體育賽事的供給是指體育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在某特定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提供體育賽事的數量。這也需要兩個條件,主觀上,體育組織,如俱樂部或體育聯盟愿意組織賽事;客觀上,軟硬件條件具備,二者缺一不可。
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比賽門票、轉播權及其他相關要素的價格
體育產業同樣也要追求利潤,比賽門票和轉播權等價格上升,體育組織就會投入更多的資源來組織體育賽事,從而供給更多的體育賽事;否則,資源則會轉向其他項目,減少體育賽事的供給。體育賽事的組織涉及賽事雙方、主辦方、場地經營者等多方利益,運動員、廣告宣傳、場地租借等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賽事組織成本。相關要素價格上升,主辦方利潤必然減少,從而使得體育賽事的供給減少;反之,則供給增加。
類似于需求端,體育賽事的供給端同樣存在替代品和互補品。體育賽事的替代品,最直接的就是其他文藝項目的表演。一場音樂會的價格上升,消費者就會減少對音樂會的需求,從而更多地涌向體育賽事,使其利潤增加,進而體育賽事供給增加;反之,體育賽事供給就會減少。體育賽事的互補品,如電視機價格上升,消費者對電視機的需求就會減少,引起電視機的利潤下降,因而電視機供給減少,最終也會導致體育比賽的供給減少;反之亦然。
2.賽事組織技術和賽事管理水平
賽事組織技術和賽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賽事主辦成本,使賽事在同一價格水平下利潤增加,從而有可能增加體育賽事供給。
3.政府的相關政策
政府對于體育產業的支持會引導體育賽事供給增加;否則則會抑制體育賽事供給。
4.賽事組織者對當下體育賽事市場的估測
如果大型的國際或洲際賽事正在舉行,大型賽事密集舉行,消費者的消費重點聚焦中,體育組織則會有意識地停止舉辦相關賽事;如果大型賽事在未來,比如一年后舉行,體育組織會有意識地增加組織系列賽事,以吸引消費者的消費。
另外,天氣、地形等自然要素也會影響到體育賽事的供給。
三 體育比賽供需影響均衡價格
體育比賽的均衡價格表現為體育賽事需求和體育賽事供給這兩種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是在市場供求力量的自發調節下形成的。而均衡價格形成后,一旦市場價格背離均衡價格,由于供求的相互作用,則又自動恢復到均衡的趨勢。
體育賽事的均衡價格是由體育賽事市場的需求和供給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因此,體育賽事的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位置的移動都會使均衡價格水平發生變動。如果均衡價格不變,非價格因素變化,就會引起需求和供給的變化,那么,需求和供給的變動必然會引起均衡點的移動,從而導致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移動。
1.供給不變,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引起體育賽事需求量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們收入增加,人們會增加對體育賽事的需求,會引起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在供給不變的條件下,會使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
2.需求不變,供給發生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供給增加會使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從而使得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供給減少會使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從而使得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減少。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增加會使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從而使得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增加;需求減少會使需求曲線向左移動,從而使得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減少。
自然災害等會使體育賽事供給減少,引起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在需求不變的條件下,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減少。
3.需求和供給同時發生變動
第一,觀賽需求和賽事供給同時增加或減少時對均衡價格的影響。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等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不變,均衡數量上升。
第二,觀賽需求和賽事供給反方向同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其中,需求上升,供給下降,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下降,供給上升,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下降。
四 結論
第一,要有效地開拓體育賽事市場,促進體育賽事市場的繁榮,需要同時從需求端和供給端著力。從需求端來說:首先是要通過全民健身活動促進公眾對體育及體育賽事的興趣;其次是為公眾觀賽提供各種方便。從供給端來說:首先是要培育市場,吸引觀眾;其次是提高比賽的質量;再次是要研究市場,針對性地進行體育賽事供給;最后還要千方百計降低賽事成本。
第二,價格是影響體育賽事需求和供給的最為主要的直接性因素。因此,有必要根據賽事種類和級別、所在地區及針對群體做區別性的定價處理,以最大限度地刺激供給和需求。
第三,體育賽事的舉辦過程應是市場資源配置的過程。為了鼓勵體育賽事的舉辦,國家通過政策為體育賽事的舉辦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經營環境,同時也有必要建立常態的分門別類、分層次和級別的體育賽事舉辦支助機制,但不宜干涉體育賽事的定價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建輝、李海.體育賽事市場需求及運營的國外研究進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4)
[2]陳海平、何姿穎.高校體育賽事市場開發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5)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