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 武浩杰 白鴻平
【摘 要】本文主要就大學生創業意愿對推動大學生就業的作用進行分析,分析表明影響當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因素有主客觀兩方面,主觀方面主要是大學生目標不明確和意愿不清;客觀方面則主要是受到來自家庭的壓力、資金不足以及性別問題的影響。而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意愿與實際創業相結合對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具有積極影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富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推動大學生創業意愿在拉動大學生就業方面不斷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創業意愿 拉動創業 推動就業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137-03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許多大學生都懷揣創業夢想,并對自己的創業夢想有著無限而又美妙的憧憬,且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創業雖然有風險,但是成功的概率較大,大多抱有相當高的熱情,由此可見他們的創業意愿非常強烈。然而當他們真正需要就業創業之時,卻發現許多大學生當初的創業夢想已不復存在,創業意愿迅速走低,其中緣由需要進一步探究。
一 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
1.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客觀因素
第一,家庭意見左右創業意愿。家庭支持其創業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強,因為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其對家庭的依賴性很強;經管專業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為強烈,且經管專業學生的創業基礎知識更為豐富;家族有創業情況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為強烈,家族創業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創業觀;在校園中參加過創業活動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為強烈,因為其有創業相關的實踐體驗活動;學校創業教育好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強烈,因學校是大學生活動的主要平臺,學校創業教育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創業價值觀。
第二,性別不同導致創業意愿的不同。創業需要的往往是沖勁與毅力,然而這兩種品質卻是男女生不能同時具備的,男生沖勁足易沖動,在一開始創業時其創業意愿十分高漲,但隨著遭遇挫折或困境,其創業意愿也會隨之減弱。女生堅持的時間可能長于男生,但其創業過程中缺少果斷與魄力,時間久了創業的意愿也會降低。
第三,資金不足的限制。資金不足又是一個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剛剛畢業,其本身沒有收入來源,沒有大量資金用于創業,而更多要依靠父母的支持。且大多數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加上對其創業項目前景的不確定性,支持力度必然減弱,學生真正能用在創業上的錢很少。固然有些學生有好的想法與項目,但由于缺乏資金或父母的支持而流產或擱置。
2.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主觀因素
第一,大學生創業目標過大。創業目標過大,且細節準備不到位、思慮不周是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存在的問題。現今大學生對于創業前景的過高估計和過頭的創業熱情使得大學生往往在創業目標的設置上設得過高,過于樂觀的心態導致的終究是挫敗和重來,所以創業意愿也會隨著次次的失敗而最終消失殆盡。一個具體、適當的目標才是一個創業新人應該樹立的。
第二,大學生創業方向迷茫,意愿不明。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活動空間幾乎都局限在家中和學校,他們的社交圈也僅限于親友、老師、同學,對社會了解不夠。他們想創業,但在創業項目、創業方向的選擇上還是感到比較迷茫,即使有同學選擇了創業之路,但這條路不一定走得長遠。大慶有好多大學生畢業以后選擇了創業,然而成功者畢竟是少數,大多學生因為個人能力等原因回到了起點,因而明確的創業方向對于創業意愿的發展至關重要。
————————————————————————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5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民創業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實證研究——基于大慶市本科院校的調研分析”的階段性成果(編號:xc2015074)
二 創業意愿對拉動創業、推動就業的作用
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中間的過程充滿曲折,這里既有社會的支持與關注,同時也有學校的教導與家庭的影響。創業意愿的形成對拉動創業具有積極意義,它的成功既能直接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隨著創業公司的成長與壯大,又可以帶動其他大學生就業。我們要看到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形成對拉動創業和推動就業所起到的作用。
1.創業意愿可督促大學生不斷增進對創業的了解
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為將來的就業目標做一定程度的準備工作。因此,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同樣會為將來畢業后的創業做準備工作,借助學校提供的便利條件參加就業指導講座,了解相應的創業知識,如創業方向、準備工作、注意事項、政府提供的各項優惠政策等。再如,學校安排部分畢業生回校參加交流活動以及就業經歷交流活動,或者是有創業意愿的學生主動與有創業經驗的畢業生進行創業問題的探討。通過以上交流活動,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很好地利用各種有利資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同時,在對自主創業有一定的了解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市場需求確定大致的創業方向,依據創業目標提前做好市場調研,使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對創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2.創業意愿可提高創業成功率,推動就業
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在創業前期不僅會了解創業方面的政策等知識,還會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對創業進行更多的了解和學習。如某大學生有養殖方面的創業意向,則在此基礎上,該大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創業意向學習科學的養殖技術,并提前設想養殖場的選址、養殖規模、飼料供應等一系列在將來的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僅能讓大學生更加全面地對創業內容進行了解,更能使大學生增加創業信心,從而在畢業后真正走向創業的道路。因此,有創業意愿并能夠根據自己的創業意向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提高大學生畢業后創業實踐的成功率,并進一步推動就業。
3.形成創業小團隊,帶動他人就業
有共同創業意向的學生可組成創業小組或團隊,共同創業。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有一部分是缺乏資金、技術等客觀條件的。基于此原因,當前多數成功的創業活動不是個體完成的,成功的創業者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時,大學生可通過在學校的溝通了解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自愿組成創業小組或創業團隊,這些創業小組或團隊成員可根據各自的特長合理分工,以此為基礎能夠大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幫助創業小組或團隊的成員就業。
三 實現創業意愿最終拉動就業的建議
大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對自己的性格、特長、專業知識、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分析,選擇了創業這條就業途徑。創業作為當代大學生普遍選擇的一種就業方式,在政府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和學校的積極引導下,成功率越來越高。因此,在大學生有自己創業意愿的基礎上,要對其進行合理引導、培訓,再加上政府優惠政策的推動,使大學生創業意愿在畢業后得以實現,最終拉動就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校加強引導
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會開設類似于就業指導方面的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教師會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部分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就是在此過程當中確立了自己的創業意向的。同時,學校對學生在其他方面也有極大的影響。如在校期間,學校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方面的知識,在政府發布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時能夠做出及時的解讀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到有利信息,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有很大的鼓勵作用。在校期間,學校應積極安排畢業大學生的交流活動,讓在校大學生和有經驗的畢業生進行交流,學習經驗,為日后大學生創業提供指導。另外,學校積極組織創業實習,讓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在實戰中總結經驗,為日后的創業實踐累積經驗。
2.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在當今社會,大學生自主創業越來越普遍,同時,為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率,使社會經濟平穩運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在大學生創業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在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政府應該在創業經驗交流方面提供平臺。如政府有關部門可聯合當地高校聯系知名創業成功人士做專題講座,這不僅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經驗指導,也可以為社會上有創業意愿的人才提供經驗和技術方面的知識。在講座期間,政府可派人進行政策分析解讀,使創業人員更好地了解這些優惠政策和有關注意事項。
3.大眾傳媒進行合理宣傳
大眾傳媒對實現創業意愿拉動就業有重要意義。首先,大眾傳媒是復制、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大眾傳媒傳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因此,可使用大眾傳媒傳播創業知識和技術,使大學生在日常瀏覽信息時能夠了解到科學的創業知識,合理地了解創業信息,使自己的創業意愿更強烈,創業方向更清晰,創業方式更合理,對畢業后的自主創業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大眾傳媒對實現創業拉動就業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大學生有創業意愿,還需借助學校、社會等外界力量的合理引導和資金技術支持,才能為日后的創業實踐打好基礎并最終拉動就業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姜爾嵐、吳成國主編.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主編.大學生創業手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3]賀丹.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06
[4]徐鵬.大學生創業難點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11(4)
[5]李俊.大學生創業意愿的調查與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學生為樣本[J].現代大學教育,2008(6)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