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奎
摘 要:多樣化的課堂是相對于單一課堂而言的,是為了給枯燥的數學課堂注入生機,也是為了保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樣化;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給課堂增加樂趣。因此,本文就對如何構建多樣化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一、探究活動的組織
探究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創設有效的探究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而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問題:一塊地,■種了青菜,■種了白菜,■種了蘿卜,______組織學生對題干進行分,并提出問題,如:白菜比青菜多幾分之一?還剩下幾分之幾沒有種?白菜和青菜共種了幾分之幾?……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二、操作活動的開展
操作活動是指讓學生在動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加深印象,提高效率,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動手操作的平臺,使學生在操作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鋪一鋪》時,我組織學生自主借助兩個三角形和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兩種方式對一個大的正方形進行鋪一鋪活動,讓學生自主開動腦筋,動手操作,最后,檢測學生鋪的密集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鋪地的方式哪個更好一些,為什么。可見,這樣的動手操作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組織多種活動來構建精彩的數學課堂,進而在展現數學課程價值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李亞紅.構建小學數學精彩課堂的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5(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