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數學教學融入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習欲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興趣;優化
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成為核心任務。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理念,轉變教學思想,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習欲望,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教學實踐中,要依據課標研究教材,密切關注學生現有生活經驗,注重學生生活體驗,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要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為數學學習的生長點。同時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就近取材,化繁為簡,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生活實踐和應用將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融入現實生活當中,在生活中找到學生耳熟能詳的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魅力所在,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認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
生活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好場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依據生活實踐經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并歸納有價值的問題。其次要樹立開放的教學理念,樹立“大數學觀”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課堂上努力讓學生去開動腦筋,去思考、去總結、去驗證,暢通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如,幾何圖形、位置方向、統計等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我大多是提前布置探究任務,讓學生走出課堂,在教室、校園、家庭、社區去開展觀察、體驗和應用,使數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此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生活化
(1)教師要在教學中使用利于小學生理解的生活化語言,注重對數學概念、術語、符號等的講解,使抽象的數據、概念和公式具體化、形象化。(2)讓游戲與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教學中,要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游戲和競賽類的活動引入課堂,豐富教學形式與內容,不斷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3)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課堂評價,既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要重視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還要重視小組學習的團隊協作精神,以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更好實施與發展,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石宗磊.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讀與寫:上,下旬,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