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認識漢字以及學會寫漢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最基礎課程,所以至今仍是小學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首先學會認識漢字,然后才是寫漢字,有了識字的基礎才能夠為以后的閱讀奠定基礎,為以后能夠獨立寫作創造機會。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怎樣讓學生能夠喜愛并寫好漢字,是語文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加強培養
社會的不斷進步,導致新生代的孩子們對傳統的學習和愛好慢慢失去了興趣和探索欲。計算機時代,人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靠電腦打字、學習,大部分人們對手寫字的意識漸漸薄弱。一個新產物的出現能夠影響舊事物的發展,而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產物,從最早的龜甲文字的雛形,到秦王統一漢字,直到現在的文字成熟,漢字存在了幾千年,對于我們來說,應該繼續將這一文化傳承下去,珍惜文字,提倡手寫漢字教育,這就給語文老師如何能夠加強寫字教學,讓學生喜愛認字寫字出了一道新課題。
一、識字、寫字教學的意義
1.語言能力的提高
語言是從孩子學會說第一個字、第一句話時漸漸培養起來的,語言又分為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孩子平時聽到的語言少,話說得也少,就有可能影響今后的語言能力,所以學會認字之后,孩子的大腦就會慢慢積累更多的詞匯,這樣在實際語言表達中就能夠利用起來。
2.為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
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我們學會看一本書,能夠獨立寫一篇日記,這些首要條件都是要會認字和寫字。從最初的識字開始,有很多書籍是有大量詞匯和語句的,學生在初期認字、寫字時可能會遇到很多生僻字,就會查字典標識出字的讀音及解釋,慢慢地也就會越積累越多,為以后能夠閱讀更多的書籍奠定了基礎,對閱讀產生興趣之后自然也會把自己的內心所想記錄下來,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也提高了寫作能力。
3.邏輯能力開發
認字的初期,老師會一筆一畫地教學,而學生在接受的同時也學會用筆寫出來,一豎、一橫、一撇、一捺,這些都是為了考驗和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因為中國的漢字每寫一筆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先寫哪一筆后寫哪一筆是不能出錯的。
4.提高內涵的培養
識字、寫字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可以說我們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認識新字,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讓學生寫出不同內容類型的作品,而閱讀的本身就是培養一個人的內涵修養。
二、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方法策略
1.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
(1)掌握教材的特點。在寫字內容的編排上面需要體現“兩線結合、由易到難”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加強筆順規范訓練,教材需要和生字教學同步,針對每個生字進行規范的筆順書寫;第二,需要加強筆畫的書寫,注意筆畫之間的穿插、勻稱以及變化等步驟;第三,需要注意漢字結構的訓練,使用漢字偏旁的組合歸類帶出生字,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加強書寫指導與訓練。首先,教師需要起到示范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次,教師在傳授學生書寫的方法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和心到”。教師要有耐心,同時在書寫的時候要具備規范性和準確性;最后,教師要做到識字和寫字結合教學。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邊寫邊教學,每一筆都要給學生進行解釋,在學生能夠讀出并認識以后讓學生試著自己寫寫,這種教學就會讓學生記住漢字。
2.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過程中,一個好的寫字習慣對學生的學習來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培養小學生好的寫字習慣。教師可以從細微的方面培養小學生的寫字習慣,例如:在寫字的時候如何握筆等。
3.創造良好的寫字氛圍
(1)建立一支比較穩定的教師隊伍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肩負著教小學生語文知識方面的任務,還肩負著指導學生寫字的重任。所以,教師需要進行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修養和能力。學校需要配備一些具有書寫技能的教師負責小學生的寫字任務,從而促進小學生寫字的規范性。
(2)落實寫字課程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需要制定明確的寫字課程,保證每周能夠上一節40分鐘的寫字課程,同時需要做好專課專用,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練習寫作。
語文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課程,而語文學習中的寫字也是為以后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奠定好基礎,這樣才能為以后學習及成人之后的社交奠定基礎,培養孩子了解漢字的深遠歷史及含義,提高孩子對識字寫字的興趣,注重孩子寫字的筆畫、結構,讓孩子對生僻字能獨立用查字典的方法來自己解答,這樣才能讓他們利用自問自解的方法加深認字印象,使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在當今計算機時代,語文教學中的寫字任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的新課題,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鉆研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案,能夠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寫字,這也是老師們最大的心愿。
參考文獻:
陳會娜.如何加強小學語文寫字教學[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1).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