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占武
摘 要:美術是一門反應自然和生活的課程,也是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小學美術是個開放自由的課程,讓學生對美的世界有所認識,提高對美的欣賞。目前我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將從小學美術教學的角度分析如何真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探討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魅力
一、小學美術課程的設立
小學美術課程的設立是為了激發每一位參與的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培養美術實踐的能力,從而形成最基本的美術素養,在學習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全面完善人格培養。學生可以通過各種表現形式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享受美術課堂的樂趣。
二、目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
現今,小學美術在很多學校中還只是作為一門欣賞課程,老師只是負責給學生展示美輪美奐的作品,定下標準再讓學生創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沒有真正展現美術的魅力。
三、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魅力的策略
要真正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魅力,尤其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美術作為一門開放性極強的課程,教師真正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解放天性,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和創作氛圍,從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入手,突出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自由發揮、自由創作,讓筆尖傳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告訴學生畫畫的標準,限制了美術真正的內涵,剝奪了美術原有的魅力,使得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形成僵化的思維。其次,為課堂教學增添更多的活力,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不該同其他科目一樣,而是應該增加更多互動和教學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參與室外美術創作,鼓勵學生畫出自己身邊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或是畫面,倡導美術源于生活又將回歸于生活的理念,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投入學習中,還提升了學生對美術世界的認識度,真正理解美術的魅力。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廣泛實施,小學美術也開始將新課改要求慢慢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也逐漸顯現出來。教學中,應以開放的角度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加深對美術所傳達的情感的認識。活躍的課堂效果不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還使得學生真正發現了美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林琳.運用藝術家的眼光看世界:談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學前教育研究,2004(01):18-20.
[2]畢加索.現代藝術大師論藝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2-01.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