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官德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們越來越要求高質量的教育,能夠將課堂歸還學生,而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而這也就要求教師能夠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將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調動起來。特別是小學數學,此時數學更多的是來源于生活,學生的抽象能力不夠,更加需要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方式;小學數學;高效運用
一、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相結合
數學來源于實踐,更多的是要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但是數學是將生活中普遍的規律性的問題加以總結、概括。所以說,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能夠將這些問題生活化,回歸到實踐中。這樣的生活化教學在某一種程度上將思考的難度降低,趣味性增加。例如在講解長方體、長方形等一些空間幾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觀察,更加清楚細致地了解到這些幾何圖形的性質。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之上,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將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整理出來,遠遠比教師直接進行灌輸式的教育來的有效的多。
二、教學中的教具和生活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許多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而老師需要做的便是能夠將生活中的知識、經驗進行有效的總結,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獲得生活上的知識。當然,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使用學生熟悉的教具,比方說長方體等,可以利用學生所熟知的教具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事半功倍,學生在接受上也會更顯優勢。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利用生活化的教具進行教學,學生除了興趣之外,更感熟悉,在新知識的探索上也會更有動力,學習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時代在不斷變化,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說教學改革應該緊緊跟住時代的步伐。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將一系列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不僅符合此時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還能夠將原本枯燥的課堂趣味化。而如何有效地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在思想上的重視,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高質量的開展,爭取在實踐的探索中開辟一條適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道路。
參考文獻:
金鑄華.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高效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