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洋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有效性,就需要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簡單,樹立信心,更加熱愛數學學習。立足于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課堂教學;有效性;綜合評價
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教師在預習教學內容時就需要明確好教學目標,之后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情境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能充分利用課堂僅有的四十五分鐘,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采用創設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開展創設教學情境來傳授課堂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先拿出一個黑板擦,問學生這是什么圖形,學生根據書本中的概念就會輕松地回答出是長方形,這樣就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物體后,運用所學知識來解答發現的問題,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二、小組合作教學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給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創造機會,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互動中彌補不足,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給學生拿出幾張人民幣出來,讓學生準確喊出人民幣的面值,當學生不會時可以讓學生互相探討,會的學生帶領不會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
三、課堂綜合評價
小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美,這時教師就需要開展有效的課堂綜合評價,為學生鼓勵打氣,鼓舞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因材施教,單獨給這個學生進行講課,直至學生真正吃透數學知識,之后再鼓勵該學生勇于探究,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班級的共同進步。
總之,要想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創新教學方法的運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范春娜.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性[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12).
[2]吳雨青.樸實的,未必不是精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課堂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08).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