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瑋
摘 要:對于基礎教育中的基礎而言,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育人,這正是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把握好情感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情感教學;小學數學;實施策略
教學活動并不僅僅是告訴學生知識點,它還包括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知識與情感是必須同時注意到的兩個問題。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過分重視理性,忽視了情感的意義。但是正是這種情感才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一、小學數學情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不夠重視情感價值
很多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僅僅站在認知的角度進行講解,并沒有注意到學習本身的趣味以及情感。課堂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實現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2.教師忽略了數學背后的文化
小學數學課本中有很多用心的小設計,比如數學天地等,這些部分很有趣卻又很少引起教師的興趣。大部分的教師僅僅重視對教學內容的講解,并沒有對其背后的文化進行講解。但是數學文化才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意義重大。
二、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所謂“創設教學情境”,實際上就是教師主動進行情感環境的設置,引導學生發現自己關心的問題,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使他們進入學習情境中主動探索和學習。比如在講解“分與合”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中秋節分月餅為例,請學生幫助自己將3個月餅分給6個小伙伴。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明顯的提高。利用問題能夠使孩子主動用自己的眼睛尋找學習的機會,這將為他們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
2.發揮數學魅力,增強學科吸引力
數學學科是人類智慧的成果,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將這種魅力發揮出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認識圖形(二)”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拼圖,讓他們自己動手用事先準備的七巧板來自己拼出好看的圖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將這些圖案展現出來,并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漂亮圖形,比如水杯、太陽等等。利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將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動手的過程中,他們也將變得更加專注,更有學習效率。這對于提高學習成績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3.優化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新知
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能夠引起學生情緒以及意志力變化的教學方法,它需要滿足學生的某種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教學方法的實際效果與效率。所以,教學時應該利用合適的方法,利用教師自己的情感融入幫助學生去感受和體驗數學的樂趣,使他們更好地獲得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通過語言以及感受等促使學生體驗其中的內容。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應該利用語言的力量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教師應該盡可能幽默,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主動進行情感教學能夠幫助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潛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知識與情感是必須同時注意到的兩個問題。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過分重視理性,忽視了情感的意義。但是正是這種情感才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只有幫助學生喜歡上數學課,使他們在課堂上收獲到知識以及美好的情感體驗,才有可能實現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劉志芬.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和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8):369.
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