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佐瑞
摘 要:對話為初中作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讓學生營造了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表達交流中展示自我,提高思辨能力。本文著重分析了對話式教學的意義、模式,通過豐富教學形式、開展循環(huán)式寫作訓練提高初中作文對話式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對話式
新課程改革以來,作文教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學生在寫作時還存在畏難情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應建立在“對話”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與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對語,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生活、作品之間的交流。對話式教學以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以教師啟發(fā)、學生討論為主要手段,實現心靈的流動、思想的碰撞。作文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對話過程,通過真理的表達、生命的詮釋,讓生命在碰撞交融中獲得新的活力。
一、初中作文“對話式”教學的意義
1.思想與智慧在對話中生成。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困囿于教師的所講的范圍,被動接受所學知識,缺少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從狼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如果不善于對話,或缺少對等方面的機會,就無法獲得人的智慧。作文對話式教學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讓他們在不斷激勵中積極探究,會變得更合群、更樂觀、更機智、更成熟。教師充分挖掘話題的內涵,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熱情,使學生習得知識、獲得技能、豐富情感。
2.對話精神彰顯真正的教育。對話,是教育是根本,作文是學生與教師、文本、作品的對話,無論在作前、作中還是作后,都少不了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在烙上對話的印記中共同發(fā)展。
3.對話是作文教學的歸途。一方面,師生之間的對話。教師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良好的思維習慣,要充分對話的引路人,要巧妙引導學生,讓學生的思維不斷走向深入,讓他們在對話中創(chuàng)造靈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生動的文章來。另一方面,生生之間的對話。生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對話成為批判與吸收的過程。
二、初中作文對話式教學的模式
1.作前對話。教師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找準寫作的關鍵處、疑難處和學生易于接受的內容,合理地設計出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挖掘對話點,讓學生有話可說。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站在學生的視角上合理構思,分析學生有哪些想法?怎樣引導學生表達?怎樣使學生的表達能緊扣話題又能發(fā)揮想象?
2.作中對話。首先,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情境,重現生活場景,將作文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觸發(fā)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將深藏于心的話向教師與同伴進行傾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對話欲望。其次,要在對話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不拘泥于對話場所,在課堂、在操揚,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細節(jié),讓他們各抒己見,在觀點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探討,通過對話,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使他們的認識更清晰、思路更開闊、語言更流暢。最后,通過書面表達提升思想境界。
3.作后對話。《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能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全由教師說了算,學生的自主性被無形中剝奪了。教師要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全班群評等開展對話。(1)自我評價。學生是習作評價的主人,通過自讀作文后暢所欲言,肯定優(yōu)點,尋找不足。避免了過去在習作時盲目選材、隨意構思的做法,在習作時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能愛上寫作文。(2)學生互評。教師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讓他們能客觀地評價其他同學的作品,從而能從中受益,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被評的同學也能傾聽別人的觀點,學會接納他人的合理建議。(3)全班群評。由受評的學生談寫作想法,接受其他同學的提問,并通過答疑,實現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也提升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在寫作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初中作文對話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1.豐富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口頭對話。教師要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將競賽引入對話式作文教學,以演講、辯論、討論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初中生都喜歡聽流行音樂,我們可以讓學生針對“流行音樂的利與弊”開展討論,有學生認為,流行音樂是時代的產物,是學生的精神糧食,音樂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也有學生認為,如果對音樂過于癡迷,就會影響學習,不務正業(yè),因而音樂是洪水猛獸。學生通過搜集材料,引經據典,使自己的觀點更加深刻。
2.開展循環(huán)式寫作訓練,促進書面對話。(1)班級日記。通過撰寫班級日記,記錄班內的各種情況,也抒寫他們對各種問題的感受。班級日記學生采用“接力”的方式循環(huán)寫作,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也讓學生養(yǎng)成了細心觀察、精心構思的好習慣。日記可以交流心得、暢談感受、分享樂趣,也可以傾聽心聲,訴說苦惱。(2)故事接龍。通過故事接龍的方式使學生與他人的作品展開對話,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在續(xù)寫的過程中展現自我,也感受到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3)建立博客。網絡時代的到來,為學生寫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學生將收集到的材料充實素材庫,并進行分類整理,解決了“無米下鍋”的問題。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練筆的平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人機、師生、生生的互動中,提高習作與評改能力。
總之,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開展對話式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開啟發(fā)學生心智、豐富學生情感、完善學生人格,為作文教學煥發(fā)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