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平
摘 要:隨著全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我國提出“互聯網+”戰略的新形勢下,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而且也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工作,而當前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對此要引起重視。本文探索了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影響及應用對策問題,首先分析了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一系列影響,重點從有利影響與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诖?,就如何在初中教學當中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能夠對信息技術教學以及在初中教學中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教學;影響因素
在科技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在我國“互聯網+”戰略全面深入實施的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同樣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推動“互聯網+教學”的快速發展。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初中教育教學當中已經將信息技術納入日程,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一些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這已經成為制約初中信息技術應用與教學的重要因素,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當前一些教師認為信息技術沒有太大用處更是阻礙了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對此要加強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以此提高初中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一、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影響分析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對各行各業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樣,信息技術也對初中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雙面”的,既有有利影響也有不利影響,對此必須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只有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才能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深入分析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影響。從有利影響來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初中教學活動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初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應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通過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讓學生更樂于進行學習;二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信息技術屬于科學技術范疇,這就使得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信息技術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比如對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識,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查詢和學習,教師則可以進行輔助教學,幫助學習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
2.不利影響。盡管信息技術給初中教學活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但同時也給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一些教師對信息技術產生了一定的依賴,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應用信息技術,甚至將所有的課程都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必然會制約教師自身作用的發揮,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教師感情的加深,這一點要引起初中教師的高度重視,減少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正確處理好信息技術教學與自身教學的關系;二是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一些教師過度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使得教學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一些學生對信息技術同樣產生了依賴,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學生的分析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制約了學生素質的提升,這一點要引起重視,并且要加以改進;三是一些初中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融合,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無法與中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導致一些信息技術的應用過于生硬。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1.找準結合點。所謂找準結合點,就是找準初中教學與信息技術應用的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使信息技術更好的發揮其作用。這就需要廣大初中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加深對信息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把握好信息技術應用原則,對于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應用的要盡量應用,不適用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就不要應用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使信息技術與初中教學的結合點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把自身的課程特點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只有從自身課程的特點出發才能設計出更加科學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更有效的發揮其作用,既有利于提升教學創新,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于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2.發揮輔助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我國大力實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廣大初中教師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教學與應用,特別是要對信息技術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要積極推動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要把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輔助內容,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比如對于初中教師來說,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模式,最為重要的是要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使用,使自身的教學模式發揮到極致。
3.體現多元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由于信息技術可以進一步拓展初中教學內容和范圍,同時也能夠使教學領域更加寬廣,“拓展教學”已經成為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最為廣泛的應用,因而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多元化。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要切忌將結論與知識點通過信息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直接展現給學生,要使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所思考和分析,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發揮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進而提升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的影響及應用對策進行系統的分析,盡管從總體上來看,信息技術對初中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在“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的新形勢下,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特別是信息技術給初中教學帶來有利影響的同時,也給初中教學活動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導致信息技術的應用過多,甚至制約了初中教學活動深入開展,對此廣大教師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這就需要初中廣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劣勢,既不能盲目運用信息技術,又不能不應用信息技術,而是要重點在找準結合點、發揮輔助性、體現多元化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使信息技術成為初中教學活動的重要支撐,推動初中教學改革、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俞政.信息技術對現代教學的影響[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2).
[2] 顧冰冰.淺析信息技術對中學教學改革的影響[J].科技與企業,2015(24).
[3]孫淑莉.現代教育技術對安中教學模式轉變的影響[J].軟件導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