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道琴
【摘要】創新教育既指教學方法的創新,也指要教會學生有創新學習思維。創新教育是社會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趨勢。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有步驟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勇于探索的精神。具體在地理教學中,又怎么開展創新教育,本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地理教學 創新教育 校園文化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各行各業各區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創新思維將嚴重影響現代學生走向社會后個人職業發展前景。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不但我們的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而且還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拓展。地理教育也是創新教育的一部份,在地理教學中如何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地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1 創新與創新教育
創新一詞最早出現在經濟學領域,在《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理論”的概念,將完全沒有考慮過的生產條件和生產要素重新融合,建立一種新的生產關系,這即為最早的創新模式。經過不斷的發展,創新已由最初的概念上升為一種新方法,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我們現在所說的創新包括一切生產活動中較原來的思維、方法更新進,更有創造力的舉措。
創新教育是指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其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能力,還要注重加強學以致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我們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這一理念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認同和發展,也是西方發達國家社會科技進步的前提條件。在我國,創新教育的提出和發展都起步較晚,教育方法與目標還是以傳統的應試教育為主。應試教育只注重教育的目的,不注重培養或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際能力。應試教育不但阻礙了教育觀念的變革與創新,也阻礙了我國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因此,創新教育對我國教育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有著很大的作用。
具體到地理教學上,創新就是利用地理學科的特殊性,把地理、教育、心理、創造、人才等各學科知識運用一種新方法較好的組合在一起進行的地理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2 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2.1構建校園文化,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個人的創新源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保護好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對新奇事物的興趣研究等開拓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執著追求,不斷進取。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學生,二、在校園內,通過實際操作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結合地理教學,學校可以將校園文化和多媒體的地理園結合起來,將地理模型用開放式的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讓學生全面參與教學實踐。多媒體地理園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地理空間,地理環境的變化,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作用下開拓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2.2提倡自主學習,優化教學方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內容是否掌握很大程度是決定于學生自己。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引導學生課前自學或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在地理教學中,除了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外,還要著重培養他們的追蹤索源意識,懷疑精神[1]。地理學科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學科,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課本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優化教學方案,拓寬學生的地理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愛好, 將創新思維創新教育的觀念根植每個學生思想行為中。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設計。要拋開傳統教學中那種照本宣科的模式,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寬地理知識。如在教學開始前先放一段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地理紀錄片或是別的什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
2.3注重因材施教,培養創新個性
現代教育的一個特點是注重開發學生個性。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個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課程內容的開發設計,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變通教學方案,開創性地運用教材,將教材內容以不同方式展現[2]。啟發學生分析原因、討論問題的思維,開展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3]。激勵學生參與、合作、競爭,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創新意識,挖掘自己的才能。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創新行為的人要正確指導和適當激勵。要努力維護他們的創新意識,為塑造他們的創新人格提供寬松的環境。最終使他們成長為勇于創新的新人才。
2.4培養探究興趣,誘發創新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它可以激起人們無限的追求和創造欲望。因此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時要注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實際生活中見到的地理現象、發現的地理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總結這些現象與問題,讓學生深入了解并發現地理科學的魅力。新世紀的人才需求不僅要求博學,還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能力。因為只有持續創新,才能科學進步,社會發展,國家強大。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還應讓學生理解創新的必要性:創新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而且創新也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前提。教師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使其自覺地為我國的民族事業而努力進取。
3 結語
創新是靈魂,創新更是動力。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有放眼末來的現代教學觀念,還要擅長利用地理學科的特殊性,用創造性的思維設計出創新的教案,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翠華.實施創新教育 優化地理教學[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1,(11):32-32
[2]黃平凡.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之我見[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0):25-25
[3]關則蓮.地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10,(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