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風
【摘要】電子白板在課堂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替代了傳統黑板的功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數字化課堂。二、增強了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課堂教學更加趨于自由和民主。三、交互式電子白板有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平臺。可以很方便自由的按需所取,輕松地在資源庫中選取自已所需要的資源,更好的為課堂服務。四、有助于教師的課后反思。這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很有促進作用的。五、如何將電子白板有效的融入課堂,怎樣抓住課堂的切入點等。
【關鍵詞】電子白板 課堂教學 互動性 課堂效率
一本教參一本書,白粉塵中度一生,便是傳統教師的一種真實寫照。農村教育教學成果除了受師資力量、學生稟賦影響之外,還需要信息技術的輔助。隨著近幾年農村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強,電子白板的引入給老師的課堂帶來了便利和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此以電子白板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加以闡釋。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替代了傳統黑板的功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電子白板不但可以像以往一樣自由書寫、繪畫和擦除,還可以對書寫內容執行拖拽、放大、旋轉、遮擋等動作。相對于傳統的黑板教學,白板操作工具中獨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隱藏功能、拉幕功能等,提高了視覺效果,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了這些功能,課堂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完全脫離傳統黑板和講臺而進行教學,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數字化課堂,課堂教學過程更加自由和順暢,教學容量進一步擴展豐富。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增強了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電子白板走進課堂以后改變了以往一問一答式的師生互動關系,同時克服了以前用投影機播放課件,教師在計算機前操作,不能在講臺上自由走動,疏遠了與學生關系,限制了師生的感情交流的難題。交互式電子白板有效地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的傾向,教師也變成整個學習集體中的一員,不再是遠離學生躲在設備后的操作者,在教與學的各種相互關系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呈現出教與學雙邊活動中的互動關系。這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交互提供了基礎。學生在無意識中達成了與老師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可是白板無論有多少先進的功能,它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和補充。只有讓電子白板技術與課堂教學目標有效融合,白板才能發揮其最大的課堂教學效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際上是將傳統課堂設計成為一個數字化的課堂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交互式白板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學生亦可以參與到這一活動過程中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思維和理解對教師呈現在板上各種知識要素,提出質疑或進行個性化的更改,教師也不用擔心會對原有的教學內容和課件產生破壞,因為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對教師的原有課件進行保存并可恢復,這樣就可有效地消除傳統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束縛,課堂教學更加趨于自由和民主。因此,在引入交互電子白板之后,教師應適當放手,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操作,由“觀望者”轉為“操作者”。
三、交互式電子白板有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平臺。一般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資源的獲取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卻難于將收集到大量的有用資源呈現給學生,尤其是大量的網絡資源很難被有效利用起來,這主要是受到現有技術條件的限制。教師在很多的時候還是按照自已的思想進行一些剪剪拼拼的選擇性工作,然后在課堂呈現給學生,交互式電子白板有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平臺,一個容量很大的資源庫,而在這個資源庫量所存儲的資源都具有原始性,是沒有經過處理的,不是人為化了的有固定的模式化的課件,這樣教師和學生就可以很方便自由的按需所取,輕松地在資源庫中選取自已所需要的資源,并可隨意的按排到自已的教學過程中和課件中,形成自已獨具個性化的課學教學和課堂教學課件。
四、有助于教師的課后反思。當前強調教師的課后總結與反思,過去這項工作一直沒有做好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課后很難對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的記錄,總結與反思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受到質疑。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改變這種情形,為教師更好的進行教學反思提供了技術支持,它能夠將師生的完整的教學活動自動記錄下來,并通過回放和調用再呈現出來。電子互動式白板技術能夠支持自動存儲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即便是教師或者學生在電子交互式白板上留下的任何痕跡都可以被完全的記錄下來,我們可以將這些記錄積累下來,形成一個歷史并可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整理,這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很有促進作用的。
五、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抓住課堂的切入點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借助電子白板,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時切入;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將電子白板引入課堂,它不但具有計算機的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還能把許多資料展示出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涉及面更廣,優化了課堂教學。而且能讓學生形象生動的進入教學情境中。例如講大氣壓一節教學內容時,利用白板可以展示出地球周圍的大氣層及大氣壓的壓力。其次,電子白板可以激活學生求知欲。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網絡環境下,能夠展現或模擬現實,再現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例如講彈力時,電子白板可以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彈力及彈性形變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的理解。利用電子教學白板,不僅可以把課本里的畫面由靜態變為動態,而且能把一些比較抽象的難理解的問題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方式模擬成現實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例如講解太空中的失重狀態,非網絡技術不能完成。
以上以物理教學為例,列舉了電子白板在農村中學的教學作用,在運用電子白板時教師應該首先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經驗,準確把握文本,有機融入相關信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地自我建構、生成新的知識,使電子白板成為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梁。
【參考文獻】
[1]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2005(5).
[2]丁興富.交互白板及在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5
[3]王龍.基于電子交互白板的日常課堂教學【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3).
[4]彭敏霞.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及前景探究【J】.中國教研謝謝哈,2008(20)
[5]李瑞萍.交互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