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煜儀
【摘要】格式塔理論認為,形的表現性存在于力的結構并通過同構被感知。而八式太極,其圓滑而富有張力的動作,容易與人的大腦力和心理力達到同構,使整套太極極具表現力,并自帶和諧圓潤的美感。而其簡潔而喚起知覺經驗的動作,更是讓整套太極看起來干凈利索而意蘊悠長。
【關鍵詞】格式塔 表現力 簡化美 八式太極
格式塔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 以胡塞爾現象學為哲學基礎,物理學場論為自然科學背景,在提出“整體”觀念的同時,描述了知覺從整體上加工信息以及以一定的方式結構化感覺信息的過程[1]。到阿恩海姆時,他把格式塔心理學深入到美學領域,將格式塔心理學系統地應用于視覺藝術研究中并用現代心理學的成就來解釋藝術理論和實踐問題,在西方現代美學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他提出,要把藝術創造看作一種“力”的創造,把對美的欣賞看作是對“力”的欣賞。并對知覺活動遵循的簡化原則提出了進一步的見解。
太極,這種被譽為“東方芭蕾”的運動,其拳架及套路的外部結構形態藝術,輕柔圓潤,形神兼備,極具表現力。簡潔的動作設計,讓整套太極看起來干凈利索,滿足簡潔美的同時,又有種意蘊悠長的美感。本文便以簡單的八式太極為例,分析格式塔視域下的八式太極的表現力與簡潔美。
八式太極的表現力
格式塔美學把藝術創造看作一種“力”的創造,把對美的欣賞看作是對“力”的欣賞。阿恩海姆著重強調心靈的作用和事物的表現性,發現“異質同構”與外部事物、藝術樣式、心理知覺和情感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統一性,其中表現性是指對象的完形結構具有象征某種意義、傳達某種情感的特性,它以力的結構為基礎,但結構之力并不是單一的,它是相互作用的集合力的綜合體。垂直線包含向上的沖力,傾斜線具有傾斜的動力,水平線含有穩定平靜之力,曲線則富有起伏跳躍之力,當這些視覺元素以不同組織形式構建起來,這時的張力式樣就變成了一個復雜多樣的統一體。
八式太極的表現力便是通過這些極富張力美感的力構成。例如“金雞獨立式”, 先半蹲再提單腳獨立,一降一升后定格在繃腳獨立的姿勢上,這就形成了自低往高垂直向上的沖力。提腳獨立時,手成立掌狀順勢挑起,指尖垂直朝天,在保持重心穩定的同時,通過指尖的緊繃、朝上的力的式樣,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拉伸的表現性,給人挺拔精神的審美感覺,如金雞獨立般給人直挺挺拔的視覺之美。當這種整體的挺拔的單腳獨立的力的式樣與人的大腦力和心理力達到同構時,便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向上積極的美感享受,感覺身心和諧。
這些結構之力不是休止的,它是動力性質的張力集合體。八式太極中,無論哪一式,還原時都要恢復抱圓之形。抱圓,至簡亦至難,因為它是通過不同方向的力間相互牽扯和制約,以達到的一種和諧平和的狀態。在抱圓時,這種相互之間的矛盾與斗爭、抗衡與妥協最終達到平衡的力的式樣,與我們在感到圓滿、和諧時的心理結構達到了一致,從而予人一種“合一”“復原”的圓潤和諧的美感。
簡化之美
格式塔心理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知覺活動遵循的是簡化原則。阿恩海姆解釋說,簡化有兩層含義,第一就是通常說的簡單,這主要從量的角度考慮。它主要指某式樣中包含著很少幾個成分,且成分間關系簡單。 [3]
八式太極又稱一段拳,它吸取了楊式太極拳中最為主要和基礎的八個動作。八式太極,腳法以弓蹬步為主,輔以虛步、開立步、橫行步和獨立步(單腿直立)。手法以抱、捋、擠、按為主。為保證重心平穩,動作成分間的配合多簡單合理,符合人體力學。譬如重心在上,就形成了抱圓與虛步的配合;再如獨立步因重心集聚在主軀干,故多輔以挑手以保持重心平穩。其余一些單邊發力的手部動作,如捋、擠,則多和重心較穩的弓蹬步配合。其次,為保證每一式的連貫性和可操作性,步法和動作間配合都十分簡潔,并不會像詠春一樣,每一式都包含手腳的多種變換和形式配合。這種符合人體力學的動作配合和動作設計,使八式太極予人一種“平衡”的感官享受。
另外,受傳統道家 “陰陽互濟”的思想影響,八式太極在動作設計時十分注重對稱均衡。從起勢到收勢,打太極者位置基本不會有明顯的平移變化。每一式基本都由左右對稱的相同動作組成,如“云手式”,先向左方出腳云手兩輪回后,再向右方出腳云手兩輪。再如“金雞獨立式”,先提右腳獨立挑掌,落腳后再提左腳獨立挑掌。它們基本都以左右對稱的形式展現,保持平衡的同時,也形成了“勻稱”“協調”的美。
阿恩海姆認為,簡化的第二層含義,是造成簡化的條件包括喚起知覺經驗的刺激物的簡化,知覺對象對其傳達的意義之間的關系,個別觀察者的精神狀態。中國的傳統藝術喜用以虛代實的藝術手法引起觀賞者的聯想,如“攬雀尾式”,左右手一上一下,同時從身前往身側捋,形成一道側U型曲線。這種由身前到身側的曲線,以其延綿、彎長的力的式樣,逼真性創造出了一種富有啟示性的美感信號,與我們印象中長而垂的雀尾形象相似。此式通過抓住“雀尾”延長彎垂這個關鍵特性,用簡潔的動作引起欣賞者有關“攬雀尾”的聯想,增添了動作概念以外的某種氣勢和神韻,恰恰體現了格式塔心理學中的“簡化”意味——整體動作簡潔不拖沓,卻有著聯想性的意蘊深長,表現了無窮的神韻。
八式太極圓滑而富有張力的藝術形態,容易與人的大腦力和心理力達到同構,使整套太極極具表現力,自帶和諧圓潤的美感。其簡潔不拖沓的動作設計,更讓整套太極看起來干凈利索。而其重點動作喚起了知覺經驗的刺激物,使動作增添了動作概念之外的氣勢和神韻,顯得簡潔而意蘊悠長。比起單純的武術活動,它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HERGENHAHNR.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M].Chicago: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2]KOHLER.Gestalt psychology today[J].AmPsychology,1959, 14:727-734.
[3]史風華.阿恩海姆美學思想研究[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4]李莎.格式塔與西方現代繪畫的結構之力[J]. 濟寧學院學報.2010(05)
[5]李同偉,張平安.從格式塔心理美學視覺論武術動作的表現力[J].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 2010(08)
[6]吳慶華.太極拳的審美特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