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麗娜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得到廣泛應用,現代高校推動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建設,進而提高圖書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本文從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討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 發展概況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前言
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現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有著日益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把互聯網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是我國互聯網發展始終秉持的重要戰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原來的圖書紙質版變為現在的數字信息化發展。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在數字知識庫里尋找自己學業上、事業上的所需,從而幫助自己的工作與學習。互聯網信息時代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人們的學習生活受到重大影響,然而圖書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怡然已成為推動互聯網時代建設的一種手段。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高校圖書館實行信息化管理已經勢在必行。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此進行幾點探討。
二、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簡述
1.關于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定義
周麗婭在《對圖書信息管理的幾點思考》中指出:圖書信息管理是運用圖書信息現代化管理的基礎理念和計算機技術化管理的科學應用相結合,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現代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綜合知識運用。劉大偉在《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指出: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就是融合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收集、存儲、整合及充分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然后不斷改善圖書館工作系統,最終實現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科學化、網絡化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化,使提供的服務更加快捷有效。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是一個相對創新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利用計算機網絡等設備和技術收集、存儲、整合及充分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逐步取代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最終實現科學管理圖書館信息化資源,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2.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意義
2.1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向讀者提供更豐富的圖書資源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知識的需求趨向多元化、綜合化、便捷化,現如今利用數字網絡平臺服務圖書館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為讀者提供全面而豐富的信息資源平臺是圖書館建設的根本目的,圖書館資源來源廣泛并且種類豐富,能夠充分滿足讀者的要求和目標。互聯網的應用給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數字知識庫,豐富了讀者對知識信息的需求。
2.2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
圖書館構建較完善的互聯網數字服務平臺,提高數字信息化程度,利用互聯網服務讀者,方便讀者隨時隨地查看和下載圖書館資源,給讀者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便捷。在讀者服務方面用信息化來改善基本的原始服務,推進網絡個性化服務,給管理者帶來先進的智能化管理,給學校師生帶來前所未有的知識共享。數字網絡平臺服務的便捷性,圖書館管理信息化的實現,使圖書服務突破圍墻的限制,人們通過互聯網,不管身處何地,都可以查閱到圖書資料的信息,從而實現圖書資源的利用和共享,這對推動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進步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2.3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了文獻信息流通的成本,提升館藏容量,滿足讀者多元化借閱需求
高校圖書館由于過去技術條件有限,相對落后的管理模式,往往忽視數據庫的建設,使得大量現存的資料無法數字化使用,圖書資源處于被動使用地位?,F在數字信息化管理是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數據庫資源以方便快捷的傳播方式,強大的檢索功能和靈活、豐富的表現形式在師生們的學習、科研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各個高校圖書館立足于信息時代的重點建設內容。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發展方便教師、學生以及更多讀者的查詢,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技術水平與效率。
三、國內外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發展狀況綜述
1.國外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發展概況
國外圖書館數字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起源于21世紀50年代,由于受限于當時的計算機技術水平的發展,各種信息平臺相對都不穩定,信息化管理還處于實驗階段,那時圖書數據的安全性的得不到保證。1965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開始使用計算機對圖書進行編目工作,這是計算機在圖書管理工作中最早應用之一,也是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一個里程碑。到70年代中期和到80年代。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大型圖書館開始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目前據國際圖聯規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區,步行3-4公里就應有一個較大的圖書館,每5萬人應擁有一所較大的圖書館。國外很多城市對圖書館實行數字信息化管理,建立互聯網數字資源庫平臺,讓居民在家就能享受豐富的知識共享。
2. 我國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發展概況
我國圖書館在互聯網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發展較晚,起步于21世紀70-80年代,經歷了三個階段:70年代末期的萌芽階段,開始組織開發信息化系統;80年代初期,實行單機自動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編-流通-檢索等,80年代中期進入信息化、數據庫階段,出現大型圖書管理系統;90年代中期至今是高速發展階段,開始朝著數字化網絡信息平臺發展,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圖書館的信息化從最初的對圖書館業務管理實現信息化發展到圖書館各個部門進行系統和網絡化管理。并建立大規模的資源共享?;髌G在《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評價模型研究》指出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圖書館建設已成為21世紀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主體,信息管理能力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始終發揮著核心作用。
近年來,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計算機平臺、網絡數據庫等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提升了圖書館信息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結合新的圖書信息形式、載體、類型等開發新的圖書管理技術和手段,如網絡、數據庫、聯機分析等,大大超越了以往對圖書信息管理的理解框架,從根本上動搖各種組織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