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琛 王娟 羅楠
【摘要】 目的 探究替羅非班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急診介入治療的護理要點及效果。方法 68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 均給予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 依據(jù)入院順序單雙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4例。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 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實施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期間, 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替羅非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診介入治療;并發(fā)癥;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62
急性冠脈綜合征為臨床上常見的冠心病危急病癥, 是由急性心肌缺血所引發(fā)的臨床綜合征[1]。本文對本院收治的患者均給予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 并對部分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已取得較為理想的結果, 現(xiàn)將具體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 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 依據(jù)入院順序單雙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4例。實驗組中男21例, 女13例;年齡45~76歲, 平均年齡(59.4±6.5)歲;20例合并高血壓, 11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脂癥。參照組中男19例, 女15例;年齡47~75歲, 平均年齡(58.8±6.8)歲;21例合并高血壓, 10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脂癥。排除標準:年齡>80歲、替羅非班過敏史患者及資料不全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 給予阿司匹林、波立維、肝素等常規(guī)用藥, 在經(jīng)皮狀動脈介入術前30 min靜脈注射替羅非班10 g/kg, 在術后需采用泵進行維持, 用藥劑量為9 μg/(kg·h)。參照組患者給予環(huán)境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患者在發(fā)病后由于病痛、心理壓力等因素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告知手術治療目的與疾病相關知識, 以減少不必要的擔心。聽患者及家屬主訴, 依據(jù)其心理顧慮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放松心情, 積極接受治療, 同時要多喝溫開水, 多排尿[2]。
1. 2. 2 穿刺部位護理 患者在術后實施微泵注入替羅非班時, 護理人員要對其穿刺部位加以關注, 觀察是否有敷料滲出, 保持局部皮膚干燥清潔[3]。告知患者需多臥床休息, 并進行臥床排便訓練。患者在停止用藥, 將鞘管拔出后需給予加壓包扎, 使用沙袋壓迫, 在確定無出血現(xiàn)象時可以停止加壓包扎。
1. 2. 3 不良反應護理 術后出血作為常見的不良反應, 護理人員在手術完成后, 要對患者的四肢末梢循環(huán)、皮膚狀況加以關注, 定期檢查患者血常規(guī)及尿常規(guī), 如患者有嚴重的出血異常情況, 要及時通知主治醫(yī)師, 停止使用替羅非班藥物與抗凝藥物。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本院自擬的滿意度調查表,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實驗組中出現(xiàn)1例出血, 1例頑固性心絞痛, 1例再發(fā)心肌梗死,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2%(3/34);參照組出現(xiàn)3例出血, 3例頑固性心絞痛, 2例
再發(fā)心肌梗死,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53%(8/34);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中非常滿意26例, 一般滿意7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7.06%(33/34);參照組中非常滿意14例, 一般滿意14例, 不滿意6例, 護理滿意度為82.35%(28/34);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分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 是因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引發(fā)的血小板粘附、聚集等情況, 從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血栓, 致使冠狀動脈發(fā)生閉塞。替羅非班屬于高選擇性的可逆性的非肽類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 具有顯著的抗血小板功效;通過對血小板激活與聚集產(chǎn)生抑制作用, 緩解患者病變部位的血栓負荷, 改善微循環(huán)。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有效途徑, 但治療期間易出現(xiàn)不良事件, 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對策尤為必要。此次研究中, 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 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充分說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替羅非班急診介入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效果顯著, 在治療期間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俞永美.替羅非班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急診介入治療的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74-75.
[2] 黃曉字.國產(chǎn)替羅非班治療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0, 28(4):486-487.
[3] 韓燕顏, 梁慧屏, 譚愛梅, 等.替羅非班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應用的臨床護理觀察.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17):1619-1621.
[收稿日期: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