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博

摘 要:“樂理與視唱練耳”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其主要內容涉及基礎的音樂理論知識與視唱練耳的技能。這門課程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感知能力和運用,并為進一步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音樂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論。
關鍵詞: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教材
1 “樂理與視唱練耳”的理論概念
“樂理與視唱練耳”又稱為“音樂基礎理論”。作為音樂學的一門基礎知識理論課,基本樂理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包括音高、音律、音程、和弦、調式、節奏節拍等。學生通過對基本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視唱練耳是一門系統學習音樂聽覺的課,分為視唱和練耳聽覺練習兩部分。視唱在這門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視唱分為簡譜與五線譜兩種視唱,它需要熟練地掌握高中低譜號,分辨不同音符的時值長短、音高不同及各種升降號,辨別各種調式調性,唱譜時需達到音、節奏都準確地完整表現。
2 高校“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教學現狀
2.1 課程教學現狀與問題
現如今,在我國高校“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教學中,多數學校把樂理與視唱練耳分為兩個課程來進行。在樂理授課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趨于概念的講述,雖然學生在理論上透析了概念的意思,但在實質運用上依舊是一無所獲。而在上視唱與練耳課時,很多教師又在重復樂理課上講過的知識點。這無疑是在浪費時間,無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毫無價值,也沒有達到作者在教材中所要求的教學目的。
其實“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之間有緊密的聯系:一個是理論的學習,一個是技巧的訓練,兩者密不可分。但現在的高校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側重于音響,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音高上。除了會提及一些必要的樂理基礎知識,其他基本不講也不結合。這是一種所謂的“脫節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并且在視唱練耳課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是“一半一半”的教學方式,即整堂課百分之五十的時間用來單一地唱視唱,余下百分之五十的時間用來練耳。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使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使得大部分學生感覺課程枯燥乏味,成績提高較慢甚至于排斥課程,無法提高學生的技能訓練效果。
2.2 樂理教材
我國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是由西方引入的,在音樂教學中一直頗受重視,相關的教材不勝枚舉。雖然有很多版本的樂理教材,但是內容和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各個作者在編寫順序或方法上略有不同,各具特色。目前,我國各大高校所采用的以及書店能看到的不同版本的樂理教材有主要有以下幾種(如表1)。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版本的樂理教材,都由國內外知名音樂家或高校教師編著而成。但大多數高校以及專業院校的樂理教材以人民音樂出版社李重光先生的著作《音樂理論基礎》為主。
2.3 視唱練耳教材
學好視唱練耳是走進音樂大門的必要途徑,它滲透著音樂的多門學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我國現在視唱練耳的教材很多,有單一的視唱教材和練耳教材,有分為五線譜與簡譜兩類的教材,也有合并在一起的教材(如表2所示)。
每個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自身獨到的特點與實際的可練性,體現了本課程的價值。上海音樂出版社的修訂版《單聲部視唱教程》一書,吸取了外國視唱教材的精華,被我國多數高校使用。
3 “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教學特點
3.1 樂理的教學特點
教學內容主要有音樂的基本常識和音樂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譜例和知識點,使學生學會認識并探索音樂中的奧妙之處,培養他們善于探索、思考的思維能力。
現在大部分音樂專業的學生文化課基礎偏差,理解、思維以及運算能力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學習這門課,要讓學生掌握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并將其運用到其他的音樂學科中,完善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性。
3.2 視唱練耳教學特點
視唱練耳是一種訓練音樂技能的技術。主要通過視唱訓練以及聽覺訓練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音色、節拍節奏、調性等音樂要素的聽辨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以及在音樂創作或音樂表演實踐中運用音樂聽覺的能力。
這是一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訓練才能出一定成績的課程,大部分高校的專業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惰性或厭煩情緒。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們的視唱基礎薄弱。只有唱得準、唱得多了,才能聽得準,所以很多教師都采取不斷模唱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視唱基礎及練耳功底。
4 “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整合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音樂已經被大眾廣泛喜愛并學習,但大部分人對音樂的認知是片面的,他們認為只要唱好歌或彈好琴就是學好了音樂,跨進了音樂的殿堂。實際上,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音樂藝術的學問源遠流長,僅僅學好了單一的一個專業是完全不夠的,更何況樂理和視唱練耳是基礎的基礎。只有學好了音樂理論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視唱練耳,而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提高和完善其他的專業學科。它們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緊密并且不容疏忽的。
樂理與視唱練耳之間,幾乎每個知識點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例如,音程和弦和節奏節拍。假設我們不懂得這些內容的含義,我們如何進行視唱?如何進行聽覺訓練?這些內容是構成視唱練耳的幾個要素,如果不懂這些概念,我們就無法進行視唱,再好的耳朵也聽不出來練耳練習聽到的音程和弦及節奏節拍。練耳是建立在音、音程、和弦、節奏、旋律的基礎上的,而這些內容恰恰都是樂理的知識點。
樂理知識的一些技能、知識點學習起來很枯燥乏味,但視唱是再合適不過的為樂理提供實踐的課程。假設在練習一些民歌的視唱時,學生既掌握了其中的節奏音準,還學習了民族調式,完全理解了概念的敘述,這樣在鞏固樂理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視唱。它有著很大的技術性,隨著視唱練耳的不斷深入,樂理知識也在不斷鞏固。
5 結語
樂理與視唱練耳是音樂道路中打地基的重要部分,千萬不可小覷。地基打不好,樓層就蓋不高,“空中樓閣”很難邁向更深的領域。要想在音樂生涯中有更高的造詣,就必須踏踏實實打好基礎,提高自己的音樂素質與理論修養。
樂理與視唱練耳這兩門課程是有著密切聯系,并能夠互相滲透的課程。輕視了其中的任何一門課程,另一門課程的學習都會停滯不前。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授課中,應將它們進行融合,提高樂理與視唱練耳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 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知識[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 王同.實用視唱練耳教程[M].西南師大出版社,2007.
[3] N斯波索賓(蘇).音樂基本理論[M].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
[4] 上海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研組.單聲部視唱練耳[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5] 丁汀.視唱練耳卷[M].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
[6] 俞海靜.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基本樂理(下轉第頁)(上接第頁)與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7] 馬小鐳.高師音樂教育中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8] 尹正文.視唱練耳教學法[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9] 關婷婷,劉興可.試論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的關系[D].邵陽學院,2004.
[10] 李重光.基本樂理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