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項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們的大學生走在時代的前沿,有著強大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所以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們不能一味地遵循過去的發展思路,而是要與當今時代相結合,找出新方法,新途徑,讓大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修養和道德品質。而各項先進科技的蓬勃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讓影視劇的影響越來越大,影視劇中紅色思想的傳播在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點。與此同時,由于信息科技的大力發展,我們的文化更加多元化,我們必須對傳播紅色思想的影視劇進隊多方面的調整和改善,才能得到大學生的認可,才會強有力的發揮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對大學生來說不是一味地強制性的灌輸理論,而是潛移默化的指導學生理解接納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舍己為人的英雄事跡,正確的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修養影響重大。
關鍵詞:紅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們的國民經濟不斷增強。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對精神文明的提高也有了迫切的需要。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肩負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決定了我們國家以后的發展。所以如何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和道德文明素質是我們長期以來關注的重要問題。大學生是未來的創造者,是擁有敏捷的思維、強大的創新能力、擁有無限潛能和創造力的青年人。按照以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無法給予大學生新鮮感、吸引力、認同感,與當今社會的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克制,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方式,由單純“灌輸”向藝術“滲透”轉變。影視劇中紅色思想的傳播已經成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修養和素質的新方法、新有段。利用影視劇來傳播紅色思想,將藝術與思想融為一體,又加強了觀賞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大學生對紅色思想的接受程度。
在經濟文化大繁榮的今天,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已成為大學生回顧歷史,了解無數革命前輩英雄事跡,追憶激情燃燒的理想年代,弘揚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任務完美結合。影視劇中紅色思想的傳播讓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讓我國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揚向上,使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影視劇中紅色思想的傳播給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新的活力,推進了文化的創新,同時也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汲取外來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 凝練成為適用于當今社會的社會主義文化。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以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為當代大學生所接受。這類影視劇作無形中承載著國家的意志和民族精神,也涵蓋了一定的社會規范和禮儀文明。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不同于以往的灌輸教育方式,有著“潤物無聲”的特點, 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大學生了解老一輩革命家傳奇般的革命經歷,從中受到感染與啟發,觸動心靈,在靈魂深處受到震撼,對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英雄先烈產生敬仰之情,無形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在思想上努力向老一輩革命家靠攏.在抗日救國期間,無數先進英雄人物不斷涌現,劉胡蘭、董存瑞、張思德等等,這些歷史英雄人物故事也都被改變成了影視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影響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傳播紅色思想的影視劇既可以展現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的人生和心路歷程來讓我們受到啟發,擁有高尚品德和堅定的信念;也可以通過展現“小人物”的故事來對我們生活起到指引作用,讓我們在平凡之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諦。
近些年來,我國娛樂業發展迅猛,各類優秀的影視劇作層出不窮,也打破了我國一直面臨其他國家文化入侵的尷尬局面。當然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傳播紅色思想的影視劇作品,諸如《歷史的天空》、《亮劍》、《雪豹》、《永不磨滅的番號》、《人間正道是滄桑》、《戰長沙》、《我的團長我的團》、《打狗棍》、《我的兄弟叫順溜》、《潛伏》、《偽裝者》、《北平無戰事》等等多不勝數。其中戰長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英雄的成長史,而是以小見大,從平凡的小人物出發。主人公一開始展現出來的形象就是被家里寵壞的孩子,每天的最重要的事除了去學校就是想著怎么調皮搗蛋,總覺得戰爭離自己那么遙遠。而隨著劇情的發展,焦土政策的實行,一夕之間被逼迫著長大,主動承擔起自己應負有的責任。之后參加抗日戰爭,遠赴前線,并不是像英雄一般見到祖國深處危難之中,準備時刻犧牲自己,壯志滿懷去解救萬民于水火,而是為了保護小家的周全這一簡單的愿望,就像劇中所說“我上前線不是為了去送死,而是去求生”。我們每個年輕人在內心深處都深深愛著我們的祖國母親,只是這愛太過深沉,所以大多數時間我們都默默埋藏在心底,不輕易展現。但每當到了最危險、關乎生死存亡的時候,我們都會直面危險,勇往直前,不懼怕一切艱難困苦。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英雄只是少數。大多數人看起來都覺得是我們年輕人的推諉之詞,其實在我看來,并不是這樣。英雄胸懷天下,為了天下蒼生奉獻自己,舍生取義,固然值得敬仰,但平凡人卻也不是一味地只享受英雄的保護。信念不同,平凡人也有自己想保護的人和事,他們同樣會傾盡全力保衛祖國,保護家園。“戰爭是一個滅頂之災,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英雄用他們的方式來保衛祖國,平凡的我們依舊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為保護祖國母親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傾盡全力,不怕犧牲。這樣不是英雄式的主人公,更能引起我們普通大學生的共鳴,對我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良好的影響。
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這種嶄新獨特的方式,用其靈活多變的特點、接受度高的的優勢改變了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現狀。在影視劇中傳播紅色思想有諸多優點:如內容豐富直觀、故事生動展現、感染力強, 讓大學生在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中受到啟發和熏陶。其中有一些經典的紅色影視劇, 根據真人真事改變而成,劇情真實有張力,情節緊湊不拖沓,人物飽滿真誠,加上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深深地震撼看著每一個人,讓每個觀眾都唄劇情深深吸引,從中得到不同的收獲和體會。這類蘊含紅色思想的影片在無聲中鼓舞大學生像無數革命先輩學習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在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修養,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
[2] 郭小路.紅色影視載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重慶: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1.
[3] 林小蕓.“紅色影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福建:漳州師范學院,2009.
[4] 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