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霞
?
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治療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
江若霞
【摘要】目的 探討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治療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收治的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與苦參素注射液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白細胞升高43例,血小板升高30例;對照組患者分別為30例和17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BV-DNA和HBeAg轉陰分別為27例和30例,對照組分別為7例和8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對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明顯優于常規保肝治療,且用藥安全。
【關鍵詞】復方丹參;苦參素注射液;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效果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鄭州 450000
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著病毒感染的持續與病情的遷延不愈,患者免疫功能出現紊亂,臨床治療較為棘手[1]。復方丹參注射液是臨床上治療乙型肝炎的常用藥物,但部分患者療效并不理想。苦參素是一種從苦參中提取出的有效物質,具有較為顯著的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療效果尤為顯著。為了更深入地分析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本研究就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對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校附屬醫院收治的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齡20~55歲,平均(40±3)歲,病情程度均為中度。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型肝炎的相關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齡(40±4)歲;觀察組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齡(41±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每天給予患者維生素C 2.0 g,將復方丹參注射液20 ml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1個月。觀察組給予患者復方丹參注射液和參素注射液治療,將復方丹參注射液150 ml與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同時給予患者苦參素注射液治療,劑量為6 ml,采用肌內注射,1次/d,連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及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酶、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層黏連蛋白等)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常規、乙型肝炎病毒標志及肝功能變化情況 治療后,兩組患者白細胞和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觀察組患者白細胞及血小板升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BV-DNA和HBeAg轉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人轉錄因子抗體(ATF-1)及總膽紅素(TBIL)恢復正常患者略多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及肝功能變化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透明質酸酶 Ⅲ型前膠原 Ⅳ型膠原 層黏連蛋白對照組 70 118±43 116±45*128±51 119±49*119±42 117±42*135±41 132±36*觀察組 70 118±43 68±36*#77±45 127±51*#119±42 75±50*#135±40 87±38*#
2.2 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 治療后,兩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均有所改善,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改善情況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慢性乙型肝炎是臨床極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之一,病程在半年以上或無明確的發病日期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畏食、乏力、腹脹、惡心、肝區疼痛等,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反復,其臨床表現為肝功能異常,根本病因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不斷復制,并通過免疫反應機制使患者肝細胞受損,進而出現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系列臨床癥狀[3]。臨床上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肝纖維化,從而減少、延緩肝硬化、肝臟失代償、肝細胞肝癌及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復方丹參注射液是中藥制劑,每毫升相當于丹參、降香各1 g,丹參是臨床常用的中醫活血化瘀類藥物,其主要成分為丹參酮,丹參酮是自由基的有效清除劑,具有較為明顯的抗炎、抗菌作用。此外,丹參具有較強的免疫調節功能,對液體免疫與細胞免疫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多種原因導致的肝臟損傷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苦參素注射液主要應用于腫瘤放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苦參素是從苦豆子中提取出的一種物質,其主要成分為氧化苦參堿,藥代動力學顯示其主要在小腸和肝臟中代謝,通過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臨床研究表明,苦參素注射液具有顯著的抗氧、抗病毒、抗肝纖維化等作用[4]。
本研究中,復方丹參注射液與苦參素注射液聯合應用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發展,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促進患者肝細胞修復、再生,改善其臨床癥狀,療效顯著。此外,苦參素還具有較為顯著的穩定細胞膜、誘導肝細胞微粒體藥物代謝酶、激活細胞腺苷酸環化酶和清除自由基等重要作用。
既往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對乙型肝炎進行治療,其臨床療效優于單一用藥[5-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血常規、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肝纖維化指標改善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對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對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較好,明顯優于常規保肝治療,且較為安全。
參考文獻
[1] 周奪,武金蘭.苦參素注射液聯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05,3(4):16-17.
[2] 黃曉玲.苦參素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慢性乙肝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2,2(4):96-97.
[3] 趙忠武.苦參素和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治療慢性乙肝纖維化9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3):76-76.
[4] 王福山.復方丹參注射液與苦參素氯化鈉注射液聯合應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8例[J].吉林醫學,2012,33(10):2094-2094.
[5] 王健,宋揚,柴艷峰.苦參素注射液聯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8例[J].中國藥業,2006,15(1):70-70.
[6] 徐俊楊,劉茲仁.苦參素和復方丹參注射液合用對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的療效比較[J].工企醫刊,2005,5(4):18-19.
[7] 梁洪光,李雄苦.參素聯合復方丹參治療中度慢性乙肝38例分析[J].現代醫院,2006,7(4):110-111.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37
作者簡介:江若霞(1978.6-),碩士,講師。主要從事中醫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