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
摘 要:素質教育是新時期小學教育的發展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樣需要得到重視。一直以來,小學體育教育受到忽視,其教育模式僵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創新迫在眉睫,需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樣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0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38
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是基于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全面落實其發展要求。小學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時期,體育意識的形成與培養十分關鍵,與體育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體育教學創新應該以此為著重點,改善小學生的體質,使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去,進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加強體育教學的社會關注度
目前,身體素質差成為小學生當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家長及學校對于體育鍛煉的忽視,家長和學校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也只是做做準備活動及跑步,大多數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未能得到有效的體育鍛煉,學生缺乏體育意識,大多數學生對于體育鍛煉表現為消極的態度。因此,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應該以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為出發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而小學體育課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首先要樹立科學的體育教育指導思想,基于素質教育,構建全新的小學體育教育環境,提升體育教育的社會關注度,同語文、數學、英語等考試學科一樣,受到學生、家長及學校的重視。
新時期的小學教育,更為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身體素質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小學體育教學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體育教育的社會關注度得到了提升。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是掀起了全民體育的熱潮,小學體育教學同樣受到積極影響,小學體育教育開始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成為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平臺。
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隨著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與發展,體育課的模式和形式也得到了有效的創新,開始將科學和健康作為核心教育理念,聯系學生實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豐富和創新體育課教學方法和手段,并不斷予以改進和提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潛力。
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選擇合適的教學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的備課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有效落實在教學上。科學性、使用性和廣泛性是體育教學創新的要求,讓學生自主參與,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習慣,圍繞體育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體育游戲,學生更樂于參與這樣的體育活動。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其愛好,盡量選擇其擅長或喜愛的項目,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其自信心。在設計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廣受學生喜愛的電視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游戲,比如“指壓板跳繩”“撕名牌”等,都在體育教學當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并受到學生的歡迎,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進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體育游戲當中達到了體育鍛煉的目的,既鍛煉了身體,同時放松了學生的心情,舒緩心中的壓力,感受到體育所帶來的快樂,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三、深入到生活實際當中
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學習體育知識和參與體育鍛煉的平臺,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除了課堂教學的45分鐘之外,還包括學生的課余時間和日常生活,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堅持體育鍛煉,提升其實踐和創新能力,構建更加自由、開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體育鍛煉,為體育實踐拓展更為寬闊的空間,在不斷的鍛煉當中,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與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基本需求和教育的努力方向,需要學生、家長及學校的共同努力。我們要立足于素質教育,深入創新體育模式,豐富和創新教學內容,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著重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許浩.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3(10).
[2] 楊杰.淺談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J].學周刊,2014.
[3] 倪冬芳.立足課堂 優化設計——新時期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設
計與實踐[J].運動,2013(12).
[4] 張旭敏.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分析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
法,2014(4).
[5] 谷世春.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
體育科技,2014(13).
[責任編輯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