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若凡
摘 要: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初中政治學科,需要理解和識記的內容比較多,如果單純地靠學生死記硬背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就在新課改下如何上好政治課程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政治;新課改;方法;創新能力;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14
初中政治學科是教育教學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對于培養新時期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關系著今后育人的導向。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的政治教學在教育觀點、教育方法上相對比較落后,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造成學生政治學習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勇于創新,大膽改革,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主動性。
一 精心設計教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
教師在運用教材的時候,要做到靈活處理,把握重難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整合,使教學內容具有點石成金的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 “交友要講原則”時,我們應該想到這個問題比較接近學生的實際,因此他們并不會感到陌生,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探究:你有朋友嗎?你的朋友有哪些?為什么說他們是你的好朋友?你的父母希望你結交的朋友有哪些特征?這樣的朋友對你有什么影響?可以看出,學生熱情高漲,明確了交朋友要有原則,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學習效率。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政治教學中,教學內容要和學生身邊的事例結合起來,進而使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化,有利于學生掌握這些理論知識,并從這些事例中有所啟發。這樣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有認同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興趣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又如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變化談發展,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三)融合社會熱點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形勢日新月異,因而存在很多熱點和焦點問題。政治課是時代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因此,我們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結合時代發展,不能滯后于時代,現在的初中生思維比較活躍,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非常感興趣。這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學生的思想脈博,把社會熱點問題和教學內容相結合,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支持,不過出現的新問題有時候學生一時并不能理解,這給他們的學習帶來很大困惑。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把社會熱點介紹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有正確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比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有關結交朋友、擇業、反腐倡廉等問題融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
(一)教學形式多樣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管運用哪些方法,都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忌教師強行灌輸,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要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化,以及因材施教。
(二)教學手段多樣化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掛圖、表演、講座、游戲、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愉快地獲取新知。
(三)課內課外一體化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課外實踐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注重知行統一,讓學生動手實踐,增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比如可以通過社會調查、辯論會、公益活動、案例分析等,把學生的生活實踐和課堂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明白知識源于生活,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三、在優化教學過程、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中,要借鑒,但更要有創新
(一)理解課文要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基礎
只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和感悟,學生的思想才會得到升華。在新課改背景下,政治教材也進行了創新,改變了往日古板陳舊的編排模式,在新的教材中設置了“想一想” “議一議” “閱讀與思考”等欄目,創新后的教材打破了教師包攬講課的一統格局,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要以學定教,確定自讀和思維的重點
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提出由探究價值的問題,并加以梳理,有效突破重難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逐一加以解決。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進行合作交流,教師在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表達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體會,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民族的昌盛需要創新能力的人才。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創新教育的世紀,一個國家,只有創新,才能屹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事關重大,它是現代人的一種嶄新的生存條件。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政治課堂,充分開發學生的智能和創造性思維,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總而言之,在政治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創新充滿了困難與挑戰,道路極其漫長,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勇于實踐,把新課改理念滲透到教學中去,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責任編輯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