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譚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高度重視以及大力培養,在素質教育中,科學素質的養成成為了素質教育的主要側重點。而在學生群體中,培養科學素質的方法即為高中物理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授課中,要想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需要注意科學方法的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以及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高中物理;科學素質;科學觀念;科學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2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34
高中物理課的內容與自然科學有很大的關聯。同時,近代物理教育已經被列為高新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各大高中院校也要從科學素質教育的觀點出發,發揮高中物理在課堂中的真正作用。并且,與其他學科相對比,高中物理教育的能力培養以及科學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是它們無法比擬的,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本文也將從全新的視角探討高中物理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的配合。
一、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
科學觀念的認識是由于對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以及多次實踐科學方法并且有所成效后,人們對科學知識和方法的信任感,并且相信這些科學知識會具有更大的意義,從而發生了在思想、價值觀等方面的轉變。由于對科學觀念的轉變,使得人們把科學觀念認定為判斷一些基本科學規律以及原理的準則,從而形成一種堅定的科學觀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事物現象,當我們在對這些現象進行觀察,然后進行評估判斷時,我們會發現這些現象與科學觀念的養成有一定關聯,它們有助于我們日常科學知識的積累。對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提升對科學觀念的重視度,在平時的物理課堂上,逐漸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并且在學習高中物理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對知識進行擴充,充分重視學生唯物主義觀念的養成,以及因果影響和守恒定律。
(一)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觀念
唯物主義是社會發展的一般基本規律,是人類對客觀事實的一種認知,是檢驗一切事物的真理。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唯物主義觀念的變身為事實觀念。物理學是體現科學實踐的一門學科,一切的理論均建立在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在物理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從而證明物理事實是真實存在的。對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課堂上,物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后,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以及現象進行研究分析和探討,并養成過程記錄的習慣。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觀念的方法。
(二) 培養學生因果觀念
任何情況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而有了原因也自然會出現相應的結果,這就是因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因果觀念的體現是各種物理現象的互相制約以及互相影響。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把側重點放在對物理教材中物理現象的解析上。舉個例子,在我們學到物理課本中的力學現象時,我們知道這種物理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因為物體在靜止或者運動時受到了外力的影響,使得物體運動起來或者發生了軌跡的改變。因此,此種物理現象出現的“因”就是外力影響,“果”就是運動軌跡的變化,知道因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力學的問題。
(三) 培養學生守恒觀念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學生會學到很多守恒方面的知識,因為物理教材中涵蓋很多守恒定律,比如說能量守恒定律、電荷守恒定律等等。在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的重點是一切事物必須遵循守恒的原則,讓學生用守恒的觀念去分析問題、分析物理現象,這就讓學生認識到事物發展的大方向,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各種公式的運用。
二、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在教師對學生科學素質進行培養的過程中,科學精神的提升也極為重要,科學精神體現了一個人對科學觀、對客觀事實的態度。所謂科學,需要人們對事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的認識,對新事物的產生敢于持有懷疑的態度,并且在論證過程中,敢于自我否定。也正是因為人們的這些品德,才形成了人們的科學精神,同時這也是科學精神的表現形式。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講述相應的物理學家在科學精神方面的事例,讓學生了解科學家的工作情況,知道他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為什么要為科學獻身。從而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物理學家的選擇上,可以說每一位對國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的物理學家,都有他們感染學生并能影響學生的事跡,比如說,愛迪生的頑強堅韌、居里夫人的愛國情懷、牛頓的專注等等。
三、加強科學方法的教育
(一)實驗方法
結合研究課題、構思科學假說或者建立科學理論等途徑,想方設法創設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基本手段。而現實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物理實驗開展更多的是注重對實驗原理的解釋、儀器的實驗等實驗內容,對如何證明實驗原理的方法卻忽視或不重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實驗的目的、方法以及作業。哪些實驗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哪些問題,促使學生掌握實驗方法,做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實驗操作只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那些不容易通過分析判斷能得出結論的問題。
(二)理想化方法
所謂理想化方法,是充分結合理想化模型,將其他次要的干擾因素排除,使得理論知識在理想狀態下所呈現的知識內容。理想化方法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應用最為廣泛。比如,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就是用理想化方法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經典。學生們要懂得為什么用理想化方法,所帶來的結果是什么以理想化方法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和手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從而綜合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 張景賢]